书客居 > 天外通天 > 第2章 白日飞升

第2章 白日飞升


“白日飞升?”

看着屏幕上弹出的资讯标题,原本满心消愁的钟挺饶有兴致地喃喃自语。

现如今,他已是步入二十三岁,距离大学毕业过去整整两年时间了。不过从小他便是喜欢一些科技猎奇,或者神鬼志异。这个爱好,钟挺一直持续到现在。

每每心情烦闷或感觉当下索然无味,便会看一看相关题材的书籍,影视,手机文章等。哪怕知道这些东西都是人为虚构杜撰出来,但却是能对他产生黑洞一般的强烈吸引。

似乎这些不着边际的东西,能让他身心放松,暂时淡忘这人生世俗的纷纷扰扰,遨游沉浸于另一个飘渺无踪却又神奇缤纷的世界······

世间万物,永远逃脱不开那所谓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残酷定律般的丛林法则,尤其是在作为万物金字塔顶端的灵长类代表人类群体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人类,从懂事成长伊始,便是每天为这为那,奔波劳碌,惶惶不可终日。

成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许多时候我们会回过头来问自身,这一生所为何物?

这是个简单到三岁孩童便能随口回答的问题,却也是一个迟暮老人穷尽一生亦无法明悟的困扰。

窗外,是一条正对着的宽敞大道。此时正值阴雨蒙蒙,路上人迹寥寥。湿漉漉的地面上,时不时飘落一张黄叶,凄寂冷清。

暗夜里,远处的霓虹及路灯在毛毛细雨中隐射而来,显得真实又虚幻,扑朔迷离。给人的感觉,像是迷茫若失时,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凝视前方,茫茫无以为望······

难道,自己也会像那枯叶一般,最终劳苦无依,随风而落?那这一生的意义是什么?

窗前,钟挺身影伫立。他留着干净利落的短发,高一米八左右,背负着双手,遥望窗外。随意穿着一条NBA湖人队紫金样式的运动球裤,赤裸的上身,从后看去颇为壮实。虽然肌肉线条并不是极度夸张硬朗,但整体却显得匀称协调,背脊上是一棵模糊的圣诞树也似的肌肉痕迹。

当他回过头来,是一张不算十分俊秀,但五官立体,充满硬朗之气的侧脸。似乎年纪不大,脸上仍残留着丝丝稚气,但又杂挟着些许沉稳与坚韧······

钟挺将双指上的光火往旁边的烟灰缸随意掐灭,一团白烟从他的口中缓缓弥漫而出,伴随着一声轻不可闻的叹息。

明天,还是得当面了却吧······

他心中想道,随后便是甩甩脑袋,强迫自己将心中的惆怅挥散。一转身,直接双手垫头,直挺挺地躺在了床上。

合上眼皮,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心绪却是无法平静下去。就这样辗转反侧半个时辰之后,钟挺便是坐了起来,随后挨到了床靠上,顺手拿起来床头柜上的手机。

手指点开那标题为“白日飞升”的资讯链接,钟挺便是全神贯注地浏览起来,同时脑补着文字描述的各种场面,空隙之余也冒出来各种问题与自己的理解。

他侧躺于床上,身体如吓,蜷缩到了最舒服的角度。盯着手机屏幕,片刻后思绪已是完全沉浸游走在那字里行间······

白日飞升事件,在民间尤其是在老一辈人当中,流传甚久甚广。但大多数都是以讹传讹,成为茶前饭后的谈资。不过在唐朝时期,却有一次白日飞升得到皇帝的亲自肯定并记录到正史当中。

不同于野史记载或民间代代相授的趣味故事,这一次,是在朝堂官方的佐证下,似乎充满了可信度。这件事发生在贞元十年,唐朝第十位皇帝唐德宗在位期间。

当时道教兴盛,古刹庙宇遍布天朝各地,尤其是各个山川密林,杳无人迹之处,亦是偶尔香烟袅袅。

那时候,民间有一位名为“谢自然”的道姑,被百姓称为仙姑或是“东极真人”。这位道姑从小就接受传统道家教育,从《道德经》等经典典籍启蒙,到十八岁的时候就开始“辟谷”修炼。

所谓辟谷,就是杜绝五谷杂粮。因为五谷杂粮都带有人间气息,想要成仙,就必须将这些人间气息剔除。再后来,轰动朝野与民间的大事件便是发生了。

在万人目睹之下,那“东极真人”羽化成仙,白日飞升······

窗外,飘荡进来一缕缕凉风,似乎携带着一股芬芳气味。远处,那原本闪烁的道道霓虹,已是逐一消逝,融于黑暗之中。只留下那盏盏路灯,散发着清冷的光辉。

而此时,床上的钟挺双目闭合,手机屏幕向下覆盖在脸颊边的床单上,鼻里发出轻微的呼吸声,竟不知什么时候已入睡梦。

似乎,他的心神已经随着那飞升故事,神游天外,去往了一方未知的世界。那里,有星辰大海,有茫茫虚空,有行踪飘渺的仙神,有引人入胜的洞天福地,有各种祥瑞升腾,也有凶威盖世的大妖大魔······

夜,是充满神秘的,也是代表着金日穿云的前夕。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遥远的天际已是慢慢泛起了一丝鱼肚白,似乎预示着一轮新日,在不久之后便要冉冉升起。

当日光照射进屋内的第一时间,钟挺亦是睁眼醒来。他认真地进行了一番洗漱,细致地检查着自己的衣着面貌,最后毅然踏出房门。

有人说,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而人生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为说走就走的旅行。

窗外,是呼啸而过的群峰峻岭,银河蓝天。一帧帧画面流逝而过,像极了虚幻的人生。

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皆为陌客。终于,为那一音容负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是山河永寂。

动车车厢内,钟挺似乎在短信输入框编辑着什么,看着编辑好的信息,沉静了数秒没再修改,随后点击发送。

她会看见吧?

不多时,手机上便是一条信息恢复过来:好,今晚见。

看着那回复,钟挺已是不知道此刻心里怎样的一种情绪。开心?恼怒?失落?抑或是淡然?

随后,他不再多想,便是点击手机上的阅读软件,打开了版面上排在第一位的《老子》。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现下西方文化泛滥,社会风气浮躁,大多数年轻人对中华传承了几千年上下的国学文明已经淡化陌生,更不会对这些词句晦涩的古籍文学感兴趣。

而钟挺则不然,一方面他本身对这些存活于古老时代却充满智慧之人佩服向往;另一方面,诸子百家耗费心血所著的文集瑰宝,里面所传递的为人行事之方向,于世生存之准则等,甚是值得后人汲取学习,反省己身。

钟挺觉得,这些古籍文化既然能传世几千年,自然有它的珍贵之处与吸收的价值。抛开世俗凡物,名利欲望,古人比现代人更能活得真实,活得通透。

古时圣者,更能从本质上看清自己,看清他人,看清万物,看清这个世界。也更能捋得清楚自己与他人,与万物,与世界之间的存在关系,变化发展的规律。

那些古时圣者,是活在怎样一种时代又是活得如何精彩呢?钟挺不由得心中向往,超然物外?百花争鸣?抑或是纵横天下?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看着手机屏幕,钟挺跟着显示的文字喃喃低声自语。随后,便是闭上眼睛,回思那段古籍文字,脑海中分析理解其中含义。

一直以来他阅读这些古籍,都不会看后面的译文。因为经过他人专业的翻译,或许会更权威,但是却也存在着他人的主观意识在内。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如品味一个艺术作品,每个人针对当前心态当前思想见识,所得到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但那是自己的东西。哪怕存在纰漏,再完善填补便是。

道?那是个什么东西?无声无形,周而复始······

闭着眼睛的钟挺,就这样挨在软座上,脑海中不停思考着,消化着。此时,他却是没有发现,窗外的光线慢慢变得灰暗。

“快看!天怎么变暗了!是日蚀?”

“天啊!真的是日蚀!”

······

忽然间,整个车厢响起阵阵惊呼,一下子喧闹无比。钟挺皱了皱眉头,沉思当中被一惊一乍的叫声干扰惊醒,心中升起一丝恼火。但是听清楚了车厢内众人叫喊的内容,却一阵惊讶。

日蚀?也没听闻这阵子有相关的新闻报道说会有日蚀啊。

窗外的天开始越来越暗,远处迎面而来的山峰田野河流,一下子消失了,天空上的飘云也变得模糊起来。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原本太阳所在的位置,变成了一轮近乎环状的弯月,最后是一个光环取而代之。

那光环,散发着昏暗的光晕,哪怕是目光正视,也不会感到目眩。

不多时,光环慢慢变粗,环内黑色阴影变小,散发更多的光晕,整个看去变得刺眼起来,而整个天地,也重新变得明亮,直至最后,阴影消失不见,天地间也恢复了正常。

整个过程只有数分钟,本以为就此结束了。然而,天空再次变暗,阴影以太阳中点为圆心慢慢扩大,光环再现。几分钟之后阴影变小消失,又是恢复正常。如此重复了九次,这才真正归于平静!

众人,已是目瞪口呆。像是经历了一次震撼人心的奇幻之旅。而钟挺,却是沉思了起来。

日蚀?日蚀的形成,不是因为行星移动阻挡了太阳光的照射吗?这个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伴随行星移动,太阳像是被啃食的圆饼,慢慢消失。怎会从中心处,散发阴影,直接形成日蚀光环,重复数次?

那不相当于是有个物体本身就存在于太阳光照射地球的必经之路,忽而浮现,忽而消失?而且,看起来那日蚀环所散发的光晕,似乎参杂着阵阵红光······

血光一般的红色?


  (https://www.skjwx.cc/a/13939/13939232/67978265.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