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大秦:从弃婴到千古一帝 > 第三百五十七章 赵彻要给天下士子一个公道!

第三百五十七章 赵彻要给天下士子一个公道!


赵彻所说的科举,理想筹备,应该是同明清时代的科举一般。

        而参加科举,也不是完全没有门槛,第一个流程就是,预备性考试,读书之人,去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前,首先得接受本县知县主持考试,俗称为县试。

        县试通过后,再去府城接受府试。

        府试及格的人,就称为“童生”,得了童生身份只后,才获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

        之后第二步,是院试,院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通常在各地州府进行。

        主持考试的长官是学政,学政由皇帝任命进士出身的翰林院或者是六部等官员到各地去任职。

        院试就包括了岁试和科试两种。

        岁试任务,一是从童生中,选秀才,二是对原本的秀才,进行甄别考试,优劣分别奖惩。

        成了秀才,才能有国家学生的身份,虽说不一定要去学院,但有了身份。

        秀才之中,成绩优秀的,科试通过了,才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科”。

        第三步,是乡试,乡试三年考试一次,考试流程跟选秀才相差不多。

        不同的是,乡试有正规的考场,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说的就是这乡试共考三场。

        最后便是会试和殿试,这两场考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

        其中的会试,则是带决定性的考试,至于殿试只定名次,不存可能被黜落之事。

        会试由礼部主办,一般乡试的第二年,第一名为会元。

        参加会试的,是全国的的举人们,录取名额则几十人到几百人,都有可能。

        殿试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此外大臣协助皇帝评阅试卷。

        详细的还有很多,个中细节,赵彻也不能全然记住。

        而且科举超前这么多时代开始,效果也不能太过期望。

        其中的很多东西,也是需要一场场科举,不断累计,才能慢慢完善。

        这第一次科举,想要尽善尽美,那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

        所以对此,赵彻提出了初步的方案,第一次就先抛开预备考试选拔。

        这第一次科举,不需要设立太多门槛,所有的士子,只有证明有一定基础,就能参加。

        赵彻原本打算直接不设立门槛,可是一想,如果说这样的话,那不识字的人也来参加。

        那这样的人,除了占用名额,增加科举成本和负责人员的工作之外,没有什么意义,所以决定,稍微设置一些门槛。

        之后长达数年的科举,第一次试行,也改为三步考核,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

        第一次考核,是各科内容的基本功,这一次考核,参考乡试,在各郡县完成。

        第二次考核,施政方针,通过了第一次考核的人,才能参加第二次考核,这相当于要写一篇具体的论文,这一场考试,需要本人亲自前来咸阳进行。

        第三次考核,类似于最后的会试,赵彻亲自出题考核。

        科举的考核内容,监管官员,考试流程,全部都已经定下来颁布天下。

        此刻赵彻担忧的,依旧是贫寒士子的前景。

        因为科举,也就是考试,这考试的内容和考试的方法,确实是无差别。

        但是考试的人,差别是始终存在的。

        贫寒士子,能读书都已经是最大的奢望,更别说还有其它资源。

        他们和贵族子弟,百家弟子相比,资源差太多太多了。

        尽管贫寒士子的基数非常之大,但其中不足的部分,也相当庞大。

        而贵族子弟,他们的受教育水平和受教育的意识,绝非贫寒士子可比。

        这就是血淋淋的事实,制度没有差别,但人的差别,永远都会存在。

        之前陈平和萧何也曾说过,即便他自己也参加这样的考试,也未必就能拿第一。

        在遇到对方之前,不管是陈平还是萧何,也都不知道有萧何或者陈平。

        科举考试之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难保就有更多的陈平和萧何。

        不久之后,第一轮考核,正是开始,赵彻也亲自到咸阳的考场去视察。

        考试结束之后,结果果然入赵彻所料。

        因为考试的内容较为分散,而很多贫寒士子,能精通一门已经是极限,所以大面积淘汰了很多,超过一半的人数。

        虽说各地的成绩汇总还没有上报到咸阳来,但窥一斑而知全豹,其他地方,必然也是跟咸阳的状况,相差无几。

        按照赵彻的估计,能通过第二场考试的,必然更少,能来到自己面前,走到最后的,那更是少,能有四分之一,那就是最好的情况了。

        毕竟实在不行的,第一轮就会被淘汰,第二轮虽说难度还提升不少,可能过第一轮的,说明在这些方面已经有一定的了解。

        那再过第二轮,淘汰的人数就不会如同第一轮那么多。

        之所以到最后还是只能剩下不到四分之一,不是因为要淘汰他们。

        而是因为,他们的对手,可能是比他们更强的人。

        而名额,终究是有限制的。

        即便所有人都优秀,但总有人不能被选中。

        第一次考核完毕之后,也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处理。

        阅卷,统计,上报等等,在交通不发达的这个时代,赵彻也能理解这效率的问题。

        不过其他人也没有闲着,在处理第一次考核后工作的同时,第二次考核的具体内容,具体负责人员,也开始安排了起来。

        这一段时间之内,赵彻也多次离开咸阳,去到不同的地方暗访。

        他想要弄清楚,这第一次科举,是不是所有人都按照他的安排去执行了。

        咸阳之内,查的十分严格,没人敢在赵彻眼皮子底下舞弊,徇私父。

        至于咸阳之外的地方,赵彻没有把握。

        虽说派出去的官员,都是经过他挑选的。

        但毕竟人心隔肚皮,他总要亲自去看一看。

        即便他知道,科举到了后期,舞弊、徇私等等,必然会存在。

        这要是人办的事情,那就有人情世故存在,这不可避免。

        赵彻所求,只是这第一次,起码得给天下士子,一次真正的安心。


  (https://www.skjwx.cc/a/33347/33347904/11304776.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