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大秦:从弃婴到千古一帝 > 第二百六十四章 两年,大秦的发展现状!

第二百六十四章 两年,大秦的发展现状!


一晃眼……

        时间,又过去了两年!

        两年之间,大秦仍然在平稳且高负荷的运转。

        百姓的徭役负担和税收负担依旧没有缓~解。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秦没有办法凭空变-出来钱。

        哪怕是有着制盐术这个巨大加成,但是依旧花钱如流水。

        雍凉之地需要开发,需要修筑城池,需要修建驰道,整个天下的驰道要进行勾连。

        长城要修筑……

        为万世而开先驱的时代听起来波澜壮阔也很美好,但是同样也很累。

        始皇帝处理的手段其实已经相当不错了。

        在最大程度调动徭役以及税收的前提下,始皇帝也施行了一夫百亩制度,从而让百姓不至于过得太过于艰辛。

        始皇帝废弃了大量商鞅时期的酷法,哪怕是徭役也可以通过缴纳钱粮来避免。

        律法处决之上,始皇帝已经尽全力做到了休养生息。

        但是没有办法……国家是要前进和运转的,终究是要经历阵痛。

        在这个没有信仰的年代,付出代表的就是痛苦和压迫,大多数人并不会认为投入建设对他们有什么好处,秦灭六国对他们而言也只是换了一个统治者继续剥削。

        当然,赵彻是没资格指责始皇帝的。

        始皇帝的目的十分明确,有生之年把大厦根基打的足够稳固,让赵彻去做那个与民休息的仁君。

        两年之间……

        雍凉之地得到了开发。

        由始皇帝亲自下令迁移百姓入雍凉之地。

        两年期间雍凉之地统计迁入百姓十八万户……

        虽然相对于广袤的雍凉之地依旧还是人烟稀少,但是总归有了生气。

        城池虽少,但总归让这里有了文明的气息。

        当然,站在国家角度上来看,雍凉之地的开发目前来说还做不到自负盈亏。

        从头开始的时候总需要一定程度的投入,最起码在十年,乃至于二十年,恐怕雍凉之地也依旧需要政府扶持。

        在整个雍凉之地人口没有超过两百万之前,政府的投入恐怕不能有任何缩减。

        而河西走廊方面,经过大秦的两年建设,虽然主体工程尚未竣工,但是已经真正意义上固若金汤。

        大秦的基础工程建设是不需要有任何质疑的,匈奴人之前占据地利,却不懂守城,也不懂得建设,白费了河西走廊的天险地形。

        而大秦经过了两年的建设,已经初有雏形。

        最起码让赵彻现在站在这里来看,倘若守城之人是蒙恬李信这样的当世名将,不考虑后勤和国家内部问题的话,哪怕是赵彻,大概率也束手无策。

        当然……

        河西走廊长达千里,河西走廊的建设,也意味着大秦的钱财如同流水一般花出去。

        不过河西走廊倒是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收入。

        河西走廊,可以沟通西域各个国家。

        大秦击溃匈奴以后,声名鹊起。

        毕竟在大部分西域诸国眼中,匈奴才是真正的王者,他们甚至不知道遥远的东方还有一个大秦帝国。

        自秦拿下河西走廊,可以直接沟通西域,大秦击溃匈奴又有着赫赫威名,西方诸国,以大宛为首,陆陆续续出使大秦。

        商业……

        是促成经济繁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宛盛产大宛良马!

        西域诸国,胡姬也好,香料也罢,黄金白银也好……

        总之他们是有和大秦交易的资格的。

        大秦对于雍凉之地的商业兴起保持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大秦虽然现在还没有开商禁,但是雍凉之地太过于荒芜了。

        而商业,又可以很好的促进一个地方的建设。

        因为禁商之事,大秦内部贵族其实憋的厉害,没办法生产力释放不出来。

        自从可以沟通西域诸国,并且意识到大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以后,大量贵族铤而走险。

        或者找代理人,或者亲自上阵。

        其实对于这种商业,赵彻是不反对的。

        向外部倾销的意义远大于内部倾销的价值。

        当然,外商,也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出卖国家……

        瞒清八大皇商的教训赵彻可没有忘记。

        当然……

        和西域诸国沟通有无,也有一定的正面价值。

        譬如……

        大秦已经有了从西域移植而来的胡椒和八角桂皮等香料。

        0

        其实春秋战国时期,诸夏内部的农作物相对来说是比较荒芜的。

        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农作物,其实都是因为丝绸之路的沟通传播到了中原。

        和香料一起的还有水果……

        当然……

        仅仅是传播了过来。

        想要等到国内正式普及开来,没有个二三十年大概率是没什么可能。

        这是古代……农作物水果香料生长需要一定的年份,种子稀缺且珍贵,想要传播天下,成为大秦的特产,没个几十年想都不要想。

        客观点说,如果倒霉一点遇上了虫子……

        那可能还得再往西域跑一趟。

        总体来说,对于大秦而言。

        大秦这两年的正面改变其实很大。

        0

        疆土扩大了三分之一,得到了河西走廊天险,沟通西域,打出了大秦的名字,让西域诸国都知道遥远的东方有这么庞大的一个国家。

        大量的农副产品开始初步被引进中原。

        而国内来说,因为大量士子的下乡诵读秦律活动,百姓们第一次清晰且近距离的接触到了秦法,或多或少的对大秦的印象有所改观。

        他们知道了秦法的内容。

        同时他们也知道了,原来压迫他们的,不是大秦,不是始皇帝,而是本地官员。

        而生活方面,这两年时间食用盐的价格一降再降,普罗大众勉强也算是摆脱了吃醋步的现状。

        虽然生活依旧艰苦,但是未来可期。

        而对匈奴方面,支屠王的彻底归附,意味着大秦再草原上拥有了一只触手。

        公子赢高手段不错,在支屠王的帮助下,趁着冒顿人心不稳势力大减的情况下,背靠大秦军队,相继吞并和吸收了将近三十万匈奴部众。

        目前来说,这一批匈奴人在经过了简单的教育以后,会被收纳入雍凉之地,登基入册,成为秦民。

        当然……

        大秦的每一个政策,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消耗颇大的国策。

        更何况大秦还是在同时进行。

        说实话,现在的大秦依旧还是超负荷运转。

        不过,总体来说,两年时间……大秦依旧保持着蓬勃发展的劲头。


  (https://www.skjwx.cc/a/33347/33347904/11415767.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