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大秦:从弃婴到千古一帝 > 第二百五十六章 吾孙,天生帝皇也!

第二百五十六章 吾孙,天生帝皇也!


始皇帝接过赵彻的招贤令!

        开头自然而然是一篇文章!

        此为表!也就是正式放出来的通告和立意!

        赵彻倒是偷懒,算是直接剽窃了曹老板一波,然后因地制宜的做出了一些适当的修改。

        而且赵彻的招贤令是对标科举制度,所以内容和立意自然也做了一些修改,不过赵彻如今文笔学了这么久,看了这么多文章,虽然不说惊才艳艳,但也绝对算得上上乘,借着曹老板的句子,一半原创一半抄袭。

        仅看文章来说,这绝对算得上一篇好文章。

        始皇帝倒是一眼看出了招贤令的立意和核心,瞬间就提起来了兴趣。

        唯才是举!

        这四个字和始皇帝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共鸣。

        大秦的荐官制度,以及目前战国遗留下来的门客制度,其实都令始皇帝十分不满。

        换句话说,但凡雄才伟略之君,都不会喜欢这种制度。

        因为荐官制度和门客制度本质上来说就是皇权和贵族以及贵族社会的妥协。

        天底下权柄就那么多,荐官制度本身一定程度上是和皇权的集权统治有着核心冲突的04。

        荐官,离不开恩主,离不开举荐人!

        大秦可以制定律法,却无法约束道德和潜规则。

        荐官制度之下,山头林立,势力错综复杂,对于帝王的个人统治来说本身就是十分严重的阻碍。

        始皇帝可以以个人威望完成对社会风气的压制,但是依旧堵不住核心问题。

        始皇帝故去,当新的皇帝威望无法达到始皇帝的高度的时候,荐官制度以及门客制度的弊端将会不可避免的暴露出来,并且贵族权利团体将会迅速的发起反击,分剥帝皇权利。

        即最终会造成,贵族群体掌握的权利将会高于皇权!

        那个时候,帝王就要长袖善舞,要有帝王心术。

        因为他个人的力量已经不足以动摇贵族集体,他不再是利益和规则的制定者,而是利益和规则的维护者。

        帝皇的存在是因为可以相对公平的遵循贵族们的游戏规则,同时给予贵族群体内部不至于刀兵相向,相对和谐公平竞争空间的存在。

        这个时期的帝皇将无法逃脱游戏规则,并且深陷其中,哪怕帝王心术运用到了极致,其本质上也只是一个规则的管理员罢了。

        但凡雄才伟略之人,对于权利总是有着极其强大的掌控欲望。

        所以始皇帝一直都在考虑该怎么解决荐官制度以及根深蒂固的门客制度。

        所以唯才是举四个大字的出现,让始皇帝一瞬间燃起来兴趣。

        打起精神,定睛看去!

        只见赵彻制订了完整的考核规则和人才选用标准,掘弃出身以及身份风评和推荐因素。

        在不触犯秦律的最低底线时,以规则来维持制度的运转,于荐官制度之外,建立了一个新的体系。

        “你想将之施行天下?”始皇帝看完,脸上带着笑容合上了招贤令。

        赵彻挠了挠头开口说道:“施行天下倒也不足,只是想要看看是否合适,若是施行天下,非得阿耶来才行!”

        赵彻看的清楚,也没有出风头的意思。

        说实话,他的能力和资历不配出这个风头。

        他现在看似是冠军侯,但是面对这样的百年乃至于千年国策面前,赵彻根本不够看。

        哪怕他是储君也不够看!

        因为这样的政策目前来说只有始皇帝才能够成功推行。

        要知道,这个时代可不是千年之后世家门阀逐渐调令的时代。

        现在这个时代还是贵族时代!

        真正意义上的贵族时代,之所以如今的大秦没有表现出太多贵族时代的弊端,也只因为始皇帝的个人威望镇压。

        科举制度!

        这样庞大的制度,不是赵彻和初出茅庐的陈平能够制定的。

        就算制定出来,也不是赵彻自己能够推行的。

        “说说你的想法!”始皇帝敲了敲案几。

        “招贤令若用于你招揽门客绰绰有余,但是若用来施行全国相去甚远,还有什么想法,小稚奴一并道来。”始皇帝笑眯眯的看着赵彻。

        “你既然立足于国策,立足于根深蒂固的荐官制度,想必最开始想的也不是一个区区招贤令。”始皇帝脸上带着笑容。

        始皇帝很清楚,赵彻从来不会无的放矢,他之所以没有提出,只是因为赵彻觉得自己做不到。

        “正是如此,只是孙儿势单力薄,天底下恐怕也无人能够完成,况且很多关键孙儿不敢肯定,不敢说是否适用,故而退了一步,先写了招贤令。”赵彻点头开口说道。

        “嗯……具体说说你的想法,以何取代荐官制度!”始皇帝点头。

        赵彻沉吟!

        本来招贤令就是一个引子罢了!

        他要的是科举制度,只不过科举制度赵彻自己玩不转,只能推销给始皇帝。

        “此制,我称其为科举制!”赵彻,起身开口。

        “科举者,以科取士尽而举之!为大秦储备官员!”

        赵彻侃侃而谈!

        他集中讲的并不是唐宋时期的科举,而是明朝时期的科举。

        说实话,唐宋时期的科举还并不完善。

        而明朝的科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巅峰之作。

        所谓的八股文在现在看来弊端重重,但是在明朝,又何尝不是给了那些贫寒士子相对的一点难能可贵的公平?

        任何270政策都要因地制宜因时代制宜!

        正是因为朱元璋限定八股。贫寒士子的学习压力才有所降低。

        倘若科考古代书籍随意出题,那贫寒士子家中困难,又要多学,杂学!

        这种情况下一般来说建议贫寒士子直接放弃科举,回家种地更加实在。

        应试教育当然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思维固化。

        可是玩素质教育,底层人真的玩得起么?

        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

        赵彻对老朱不带任何偏见,甚至非常欣赏老朱的八股科举。

        当然……

        还是要作出一定的改变。

        大秦肯定不用八股,但是老朱限材而定题的做法是值得借鉴学习。

        毕竟对于贫寒士子来说,毫无方向的学习和陶冶情操,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压力。

        当然,赵彻的疏漏也很多,这么大的工程政策,说实话,赵彻只能侃侃而谈。

        想要让赵彻自己一个人落实下来,难如登天。

        所以说起来,终究有些空中楼阁的感觉。

        但始皇帝眼中的欣赏,却越来越浓!

        “吾孙!天生帝皇也!”始皇帝笑眯眯的看着侃侃而谈的赵彻!

        (刚刚发现章节名是张仪入冠军侯府,陈平属于是哭唧唧了,我尴了个大尬。


  (https://www.skjwx.cc/a/33347/33347904/11415775.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