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花家屠户的饼娘子 > 第35章 第35章

第35章 第35章


花骏觉得该给铺子里雇上一两个帮工了。

        诸如此刻,他终于想到了如何回答妻子晨间提出‘美与不美’的问题,可他却不好脱身。

        猪肉不算富贵的食物,但是寻常人家也不会天天顿顿地吃。

        不过这日子不比寻常,四月将近,寒食节就在眼前,故而偏僻村落赶集的人不少,买肉的队伍排得很长。

        往常他甚少抬头去打量买家队伍的长短,只专注地分肉称斤两收钱。

        人多了,生意好,银钱赚得多,可对他而言,饿了一碗白粥哄饱肚子就足够。

        别的生意人为求财养活一家老小,而他是为了有事做。

        又送走了一名客人,花骏正欲弯腰从摊位下拿出‘歇’字牌,却听一阵对话声传来。

        “儿,这一趟来镇上,买了菜种,剩的银钱不多了,包上几根大骨头给慧郎和春郎解解馋就行。”

        老妇人沙哑而苍老的声音道。

        “娘,要不还是算了。您咳嗽一直没好,有这钱还不如去看看大夫”

        “看大夫得多少钱,这点儿哪够?我这是老毛病了,过几天就能好。别浪费”

        声音不大不小,花骏抬眼看去。

        是一对母子。

        老妇人满头白发,年纪一把,脊背佝偻,面上尽是岁月沧桑后的褶皱。

        一边跟儿子絮絮说话,又努力偏过身子往摊位看,目光中都是担忧。

        他要拿牌子的手一顿,重新站直。

        最前面的一人是镇上的老主顾,原本看了花骏动作,便知是要歇了。

        这肉铺独一家,做生意任性又随心,有着‘三不’规矩。

        ‘不讲价’

        ‘不准点’

        ‘不笑脸’

        头一和第三规矩,人们便也认了。

        毕竟做生意嘛。

        唯独这第二条—不准点十分让人懊恼。

        卖肉时间不定,肉来,就开业。

        下钥时间也不定,肉没,就歇。

        有的时候肉没卖完,店家饿了或是累了,人也不做了,哪管盈亏,很任性。

        老主顾抬头看看天,这还没到晌午呢,怎么就突然歇了?

        原本失望摇头,奈何对方又站直了。

        “不歇着了?”

        花骏点头。

        老主顾顿时笑了,“十斤龙骨,一刀子五花。”

        他高兴了,话就有点多,“村里老舅舅一家来了,怎么着也不能慢待了不是。”

        他自顾说,附近认识的人也有搭话的,场面也不尴尬。

        轮到那对乡下母子,老妇人露出一抹不好意思的笑容,“娃儿,你这一斤大骨头是多钱?”

        铺子旁边有一天的肉价。

        花骏看她和身旁儿子穿着破旧,便知对方是不认识字的,“大骨没肉四文一斤,大骨带肉七文一斤。”

        老妇人想想:“那就拿五斤的大骨头吧。”

        五斤二十文,兜里的钱还能剩下几个买上两个肉饼子。

        旁边临近买茶水的摊子老板听闻此言,爽朗一笑,“老婆婆,这买肉和买骨不一样。买肉好分斤两,骨头是按照根卖的。按斤两卖骨头,小花掌柜的刀都不够用呢。”

        老妇人哪知这行道,哪里顾得上自己丢人不丢人,目光落在左侧的肉码上。

        肉码一厚条摞得高,目光越过那些,看向肉码的旁侧。

        一条条被剃得干净的骨肉摆放着。

        她凑近了看,最后选了两根稍微细的。

        其实她藏了些心机,其中一根顶端发白,捎带着有一小块拳眼般的肉在上面。

        她紧张地盯着店家,看人家没用刀剜了肉去,跟自己儿子对看笑了笑。

        “三斤八两,差一些。”

        花骏从一旁的肉上切了一条,也没上秤,一并包好递过去,“拿好。”

        老妇人仔细数了钱,接过来,“店家善心,我会跟村里人说,以后还来您家照顾生意。”

        花骏还是如常的冷脸,看他们小心地将东西放回背篓,一前一后走远。

        不知是不是他多想,那背影透着一股开心的感觉。

        “小花掌柜,来二斤猪头肉。”

        新的客人道。

        花骏沉默地拿起刀,循着猪肉纹理下切,思绪却有一丝分散。

        那一对母子让他想起少时和娘一起赶集的场景。

        寒食节过了,就是清明。

        今年,有云娘在,他想去娘的坟上祭拜一次。

        因为心里压着一桩事,花骏晌午到家吃饭,有些心不在焉。

        孔云彩记挂着早上花骏说的孔柱子的事情,下晌定好要回娘家一趟,匆匆端了饭食上桌,便急着要走,“相公,碗筷用不着你收,我回来洗。若是累了,回屋歇一个觉,再去铺子里也成。”

        “嗯。”

        他应了好。

        “那我走了。”

        这一声,没收到回应。

        孔云彩人出了院子,又探头往灶房看,见他扭头一直盯着门边,乌黑的大眼睛湿漉漉的,像是大狗一般。

        黏人。

        她心说,于是又重新回到屋中,在他脑门上啃了一个吧唧亲,“这下好了吧。”

        “嗯~~”

        还是有几分勉强,心里却想:下晌就把雇人的事情落定了。

        “我想和你一起去。”

        说这话的时候,他有些羞赫,但是此刻就是想和她在一处。

        “那铺子里的生意能不管吗?”

        “不能。”

        今日送回两头猪,加起来有四百多斤,一上晌只卖出了十分之七八,下晌还要再开一段时间。

        天暖和了,若是今日卖不了,放一夜很容易发臭。

        他知道云娘是担心娘家被骗钱,也不会在娘家过夜,可是

        哎“那你路上当心些。”

        “过个桥就到了,没事。”

        孔云彩转身离开前,眯着眼看他,“晨间你用孔柱子的事情糊弄过去了,等我回来,看你如何说。”

        男人眼神中的阴郁一瞬淡下去,苦恼再次翻涌。

        他抢先试探道:“没有云片,娘子更美!!”

        孔云彩人已经在门边,听闻此言,生忍住再次折返的脚步,恶狠狠道:“回答错误!重答!”

        “”

        ——

        她就是看他那副有苦说不出的样子喜欢。

        丈夫本是冷颜如寒的汉子,却为了娘子‘美与不美’而皱眉苦思,实在是太可爱了。

        孔云彩并不是真的生气,纯粹是好玩。

        她将之归咎于夫妻之间的情趣。

        一路上欢颜不少,等快到甜水巷子的时候,她重新收整面容。

        进巷子,迎面是聚在陶家小院子门前的妇人们。

        见到来人,纷纷客气地打招呼。

        孔云彩行了个蹲身礼数,“婶子们说话呢。”

        其实巷子里原本是不兴这蹲身的,奈何从两年前陶家一家搬过来,人前人后都要蹲身,说是尊卑上下分明。

        陶家讲究,方家学着,连带着甜水巷子的小姑娘们都被家里的娘和奶逼着见人就得福身。

        “云彩走娘家来了,方才你姐姐过去,姐妹俩约好一块了?”陶婆子道。

        姐姐也回来了?

        孔云彩心里一喜,上一回就想着见见大姐了,这不是赶好了。

        “倒是没约,这不快寒食节了,想一块去了。那婶子们聊,我先回家看看。”

        “去吧。”

        等人走远些了,几个妇人互相看看,压低声音说话。

        “孔家两闺女不显山不显水的,净是本事。”

        “这话什么意思?”

        “大丫回来的时候你们没看见,正好我出门瞄上了,肚子又大了。”

        “嗨呀,那是又有了?”

        “我看那样子,该是四个月了。三娘成亲,人回来操持,那可是半点也看不来。”

        “算算日子,那会儿将出三月,人不说也在理。姐妹两的,妹妹成亲,姐姐抛喜信,岂不是抢了成婚的风头。那这大丫有出息,这一胎要是男娃,凑了个好字呢。”

        “娃娃下地,有了头一二,后头一串串,大丫有福气。我看孔家的以后又有好说法了。”

        对于身后的低声议论,孔云彩全然不知。

        开门的正是丁冬梅,见了人同样笑脸,“就说今儿是喜鹊儿漫天飞呢,快快进来。那谁,花骏没和你一块来?”

        “铺子里忙活呢。”

        孔云彩道。

        孔母听了说话声,从窗边探出头,看清是三闺女也回来了,顿时一激灵,“哎呀,我的好幺女,你也回来了!”

        孔父原本在床上半窝着,一听这话,撑着窗舷,齐在妻子后边探长脖子。

        孔云彩看着半支起窗户露出头来的双亲,好笑地捂住嘴,“娘,爹,我回来了。”

        两夫妻一顿受忙,将安顿了大闺女坐下,又重新站起来,从门边把三闺女接进来。

        “冬梅,快,去灶上端上些热乎的水。”

        孔母道。

        丁冬梅哎了一声,转身去拿茶壶。

        再进屋,不仅拿着重新添了水的茶壶,还捧了一小碟子的点心。

        “这是昨天从点心坊买回来的红米糕,甜的,三娘,你快吃吃。”

        给大姑子也有点心。

        不过大姑子爱吃咸味,是一小盘包着鸭蛋黄的酥皮糕。

        丁冬梅也知礼,送了东西,借口菌菇房还得盯着,起身出门,让出空处给四人说闲话。

        “三娘,怎么突然回来了?女婿没跟你一块?是不是吵架了?他是不是动手打你了?”

        孔母一连串的问题脱口。

        孔云彩喝了一大杯水,无奈笑笑,“娘,您想多了。花家待我挺好的,没有欺负我。”

        她看向另一侧的大姐,“大姐,前几天我还说你什么时候来镇上,我想你一块上街逛逛。”

        “可不能逛了。”

        孔大丫站起来,露出微鼓起的小腹:“这一胎不老实,要不是坐稳了,你姐夫还不想叫我下山呢。”

        哎呀,这可是大喜事。

        孔云彩扭头看她娘,果然见她面上喜气盈盈的。

        大姐成婚好几年,就生了一个小外甥女。

        在婆家受了不少阴阳怪气,她娘在家一说起大姐,就念着菩萨保佑,能再赐下个男娃。

        “这是几个月了?”

        孔云彩好奇道。

        “将将满四个月。”

        “哎呀!”孔云彩算了日子,“我成亲那时候,不就是三月了?”

        她记得成亲那天,大姐忙里忙外走动,还跨了半个镇子,走到花家去送亲呢。

        孔母同样嗔怪地看看大闺女,“我也是说嘛,你说当娘的人,怀上孩子怎么能不仔细些。她嘴巴缝上了,你姐夫也是个不懂事的。”

        想到那天自己支使大闺女又做这做那的,孔母就是一阵后怕。

        “三娘,娘和你说,你要是觉得身上不得劲,立马就得寻大夫看。怀娃娃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头三月最不保险,走路崴脚保不准就没了。”孔母叮嘱小闺女。

        三闺女将才成亲,喜信还不着急。

        但是该嘱托给的,也得说。

        她说了小的,转头又念叨大的,却没瞧见三娘一闪而过的难过。

        孔云彩瞥一眼大姐的肚子,面上的笑容有些坚持不住。

        手掌不自觉摸到了自己的肚子上。

        她怀不了孩子。

        上辈子,跟刘家郎成亲十来年,她月信没有迟过一次。

        刘家婆埋怨她断了刘家的香火,给她吃了无数种偏方,最难忍的一次还被灌过一小碗童子尿,说是能引来送子娘娘。

        可是再多苦吃了,也架不住她不能生。

        刘家郎和她去看过大夫,告诉她说是她小时候贪凉坏了身子,以后都不能生。

        在和刘家郎成亲的数年时光中,唯一让她感受过温暖的便是刘家郎不曾嫌弃她不能生孩子。

        还说即便是后半辈子没孩子,也不会休书弃了她。

        那花骏呢?

        花家分族,花骏又是大房单传,要是知道她不能生了,公爹和丈夫还会像现在这样对她吗?

        “三娘,三娘?”

        孔云彩猛地回神,怔怔地看过去,“嗯?”

        “叫了你好几次,都不答应,你想什么了?”

        孔母和孔父投来关怀的眼神。

        大闺女回来是说喜信。

        这三闺女不年不节的回来,看她心事重的样子,是出了什么事情?

        孔云彩勉强笑笑,拔出神志,暂时不想孩子的事情,“娘,二哥呢?”

        “你二哥出门了。他最近懂事,在菌房帮衬冬梅,闲了,还和你爹收一趟夜香。”

        孔母十分欣慰。

        家中三个孩子都有了着落,大家长自然是欢喜。

        “问他做什么?有事?”

        “最近他有没有说要出钱投买卖的事情?”

        这话一出,原本还消闲的孔父顿时神情严肃,“你怎么知道?”

        孔云彩一急,“给钱了?你们是不是把家底掏光,钱都给了他了?”

        “没有呢。”孔母接茬道,“你二哥是问询了,数目不小呢,我们不敢应承,说是再等你爹打听一下。三娘,怎么了?事情有不妥?”

        原是孔柱子几天前兴致冲冲地从外边回来,手里头握着一张布告,盖着红大印,上面是县里颁发到镇上的公告。

        朝廷要在县里重新通一条河运道。

        新的河运道一通,意味着新的村镇码头兴起。

        孔柱子眼皮比肚皮大,张口说是要买百亩地。

        “三娘,那朝廷公文可是真的。爹托人打听过,是有这回事。”孔父也是同样有念头。

        “这会儿买地便宜,等到河运道一通,地价飞涨,咱们寻常人家就轻易碰不得了。”

        孔云彩怎么也想不通,自己老实半辈子的爹娘竟然动了心思。

        “爹,河运下一滴水都是银子造的,高门大户都抢不上,咱们小民之家能干揽?”

        一亩地八百钱?

        这是做梦呢。

        “你是不是怕你哥让骗了,给了钱,最后拿不到地了?”

        毕竟有去岁酒楼跑堂的事情在前。

        孔父道:“这一次事情八成准信。钱我还没给,中介引线的人说等到他们从县里淘换出来契文,地契上落下我的名字,再收钱。”

        这一下,孔云彩便知道为何上辈子老实本分的爹竟然也愿意掏钱了。

        乍听起来,人家连地契都给了,还能有假?可一细听,内里全是漏洞。

        就她记忆,上一世孔柱子亡命在外,乃是因为有一条买卖伪造官府公信的罪名。

        娘家背负债务,是因为房舍押给了钱庄,还借了十两银子的红钱。

        “百两田亩,一亩八百钱,那就是八十吊,五十几两银子,家里掏不出来吧?”

        她问。

        孔母嘴巴动一下,想说什么,可她看丈夫脸色,只好按下。

        孔云彩:“爹,你是不是打算把院子押出去?要是押资不够,剩下的用红钱凑?”

        一直不开口的孔大丫终于忍不住了,“红钱?爹,你想借红钱?利滚利,借一两还三两,你和娘还过不过了?”

        “先还利钱,本钱等那块地涨起来,其实也没了多少。”

        孔父声音发闷,却还是有些不甘心。

        他辛劳半辈子,家业就这些,一月过了,还不如儿媳妇卖菌菇挣得多,大男人家的,实在说不过去。

        柱子也说了,将来冬梅有了娃娃,一大家子就挤在这四方墩墩里,后一代还是个收夜香的命。

        “爹和你娘上了年岁喽,趁着没老再挣跶一把,把家业攒攒。

        家里有些积蓄,你娘跟上我,苦了大半辈子,老了能享享福。

        你们小家过日子,要是米粮积续不上,我们也能帮衬些。

        这事儿也不全是柱子从中说和。”

        孔父语重心长道。

        孔大丫和孔母低头不语,过一会儿有吸鼻子的动静传来。

        孔云彩看看爹娘鬓边的白发,眼窝一阵阵的发酸。

        做爹娘的心,操持不尽。

        她这才发现,爹娘眼窝下一大团青,必然是为了这件事儿,好几夜没好好睡。

        他们也害怕风险,可想象中的回报过于美好,所以才会一步步松动心神。

        “我和大姐成亲了,哪里还要娘家贴补。”

        她勉强笑笑,“可二哥说的这个事情,真的不能做。”

        “中间说和的人是东城有名的骗子。

        你们女婿了解那人的底细,他骗人钱财不拘大小,首尾还料理得干净,不少人家是钱没了,也没处说理。”

        “这段时间家里菌桩是不是挣上钱了?”

        孔母慌点头,“挣了,挣了不少。雨水好时节,菌桩一茬茬得来,这段时间挣了一两多呢。”

        再加上自己出嫁前算过的账,至少家中有个三十几两银子呢。

        孔云彩道:“爹,娘,有这笔钱给别人买什么飞涨的地,为什么不给家里打一口水井?”

        水井是这小院子多少人心里惦记着的事情。

        孔母一时愣怔了,看向丈夫。

        “还有,爹说想挣跶一把,还不如把隔壁人家的半拉院子买下来,墙壁一推,一半扩开给家里盖成菌房。”

        “卖菌子的钱是眼巴前的,稳稳当当落口袋,不好吗?”

        孔父有些迟疑,“现在这些菌子,镇上的酒楼就收不过来,再扩大,只能烂在家里了。”

        这下不用孔云彩说,孔母已经有了点子。

        “去年三娘和冬梅开始做菌,不就是说做大了生意,给家里养上一口骡子,到时候你往县里,远了往府城送。那时候当玩笑话呢,现下想着,倒是能成行。”

        这一说,孔父神情松缓了些。

        真要是他去送,好像也不全是儿媳妇在挣钱养家了。

        不是他看不起儿媳妇,山路难行,还是得男人家出门看护才能。

        “你觉得了?”

        他问妻子。

        “三娘这话也对,柱子虽说是热火朝天,但心是为了家里,两条路肯定是走稳当的”

        双亲已经陷入二人议论中,孔云彩悬着的心终于落到实处。

        上一世,放红钱的钱庄收不回钱结果闹到大姐婆家。

        大姐夫不在家,大姐受惊难产一夜,最后生下一个羸弱男婴撒手人寰。

        不过这一回,再也不会发生这样的惨事了。

        她伸手摸了摸大姐的肚子,不由笑出来,“小外甥,好好长大,等你出来了,小姨给你买布头老虎。”

        “你就知道是男娃了?怎么,不喜欢我家大妞?”

        “哪有”

        小院子再一次回归到热闹而温馨的气氛中。


  (https://www.skjwx.cc/a/34562/34562764/8158118.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