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绿茶书生最好命 > 第23章 手提三尺剑

第23章 手提三尺剑


接连失去儿子、女儿和媳妇儿,老杨头彻底失去了横在心里那股气,整个人苍老得不成样子。
  “埋了他们以后,我整个人好像就中邪了,啥也听不见、啥也不知道。”
  回忆起过往,老杨头脸上的沟壑越发的深了,夏知寒低着头,看着地上郁郁青青的草叶,生机勃勃。
  过去的灾难早已被抚平,唯有留在心上的疤痕还在腐烂。
  老杨头头发全然白了,脸上的皱纹一道比一道深,整日昏昏沉沉地坐在地上。
  哪儿也不去,话也听不清,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木偶,全靠杨老二日日东抢西找,有一顿没一顿地活着。
  直到有一天,甘美的稀粥唤醒了他的神智,那轻软甜美的味道,宛如生在天堂。
  呆滞的眼珠动了动,老杨头机械地抬起头,说出了这些时日以来的第一句话:“老大抓鱼回来啦?”
  他的记忆在被反复翻阅后还停留在那一日,杨老二一下红了眼睛,哽咽着说:“爹,大哥他们死了。”
  “我知道……我知道……”老杨头一边点头一边左顾右盼,仿佛一个老痴呆。
  “小兄弟,你爹醒过来了?”一声清朗地问候传来,打破了他们之间悲伤的气氛。
  老杨头转头看去,只见一个挺拔的青年手执双刀走来,剑眉斜飞、面容俊朗,嘴唇微弯似笑非笑,步履矫健而又带了几分漫不经心。
  让老杨头记忆最深的还是那双暗金色的眼睛,比太阳炙热,比霞空深远,在被他打量的时候,总有被猎食者扼住喉咙的窒息感。
  杨老二立刻起身,双眼放光地唤道:“东大哥!”
  夏知寒手上的动作一顿,抬起头看向目露怀念的老杨头:“那个人是……”
  “那是大当家的父亲——”老杨头转过头,脸上带着慈祥的微笑。
  “东人行。”
  “哗——”木桶不慎被夏知寒打翻,水肆意地流淌,他慌忙地弯腰扶起木桶:“对不起,对不起,我……”
  老杨头赶紧接过木桶:“没事儿没事儿,这该怪我,明知夫人你身体不好,还让你做这些杂事。”
  说着自己提着木桶走两步到溪边打水,夏知寒这一次没有再上前帮忙,无人看见,他背在身后的手指难以自控地颤抖着。
  “老人家,那位东……东人行……可是二十年前的那个三州匪首……东……”夏知寒看着老杨头的背影,出声问道。
  “对!原来夫人你也知道啊,”老杨头惊喜地转过头,兴奋地向夏知寒介绍:“三州匪首是那些官皮子给东大哥批的名号。”
  “我们这些人最熟悉的,还是他闯荡时候的诨名——鬼面菩提。”
  悬着的心终于摔了个烂,夏知寒站在水边,风撩起他的头发,寒意从脚底窜上了心头。
  鬼面菩提东人行,二十年前妇孺皆知的恶匪。
  传说他面目丑恶如地府夜叉,头生两丘成角状,黑面獠牙,手段阴狠毒辣,落到他手上的人,死伤惨重。
  至今提他的名号,亦可止小儿夜哭。
  与老杨头描述的俊俏青年大相捷径。
  “他并非坏人。”老杨头的第一句话,就打碎了夏知寒过去十九年的认知。
  那时候老杨头已经活成了行将就木的尸体,浑浑噩噩地度日,死不得死,生不得生,直到杨老二遇见了几个奇怪的人。
  一个扛着环刀的健硕秃头,身上衣服穿一半露一半,分明的肌肉有几道浅浅的疤痕,因此自称“刀疤”。
  一个畏手畏脚的瘦弱书生,头上包着陈旧的头巾,走路老是垂头丧气的,整个愁眉苦脸像,老是“小生费识青、不才费识青”地喊着,却总被无视,刀疤老是嬉皮笑脸地直接喊他老费。
  还有脸上竖排三颗痣的活泼少年、身形瘦弱看起来无精打采的短发青年……
  为首的人身形矫健,面带微笑,目若朗星,说话如春风和煦,那些人都唤他:“东人行大哥”。
  ……
  之所以说他们奇怪,并非是这些人长得有多奇怪,而是因为他们衣裳虽然陈旧但是整洁,整个人精神抖擞,走在这些流亡的人之中格格不入。
  况且他们身后还跟着长长的队伍,拄着竹竿的瘦弱老人、拿着锄头镰刀的消瘦年轻人、包着头发穿着破衣服的妇女……
  他们都亦步亦趋地跟着这群怪人,虽然尘土满面,但是眼睛在见到东人行的时候,总在闪闪发光。
  就好像那个行走在人间的人,就是他们的神明。
  那时候的东人行还未被尊为首领,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他走到县城门口,抬眼望着那巍峨的城墙,和疲敝的士兵,转头问道:“你们都快饿死了,怎么不进去讨点吃的呢?”
  立刻有人嗤笑一声:“你没长眼睛啊,官老爷拦着不让进去,我们能怎么办?”似乎是在嘲弄他的天真。
  “这样啊,”东人行并没有生气,而是笑眯眯地转过头,问书生:“我们还有多少粮食?”
  “大哥,你会又想……”费识青见状立刻忧心忡忡。
  “大哥,我们还够吃半个月!”脸上有三颗痣的少年叫做小唐,他兴奋地举起手,向东人行汇报。
  “欸,欸。”费识青想捂住小唐的嘴却被他躲了过去,又转头求助一样看着刀疤:“刀二你快拦拦大哥。”
  刀疤收到信号立刻心领神会:“大哥你说,咱们什么时候动手,兄弟们已经准备好了!”说罢排住费识青的肩膀,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
  没想到居然是火上浇油,费识青人都要气晕了:“刀二你个蠢货。”
  一群人打打闹闹着,东人行见此也是欣慰一笑,吩咐道:“把粮食都搬出来,煮给这些流民吃,顺便问问有没有要跟着我们一起去的。”
  当时的老杨头还不知道这些人有多胆大包天,只是在尝到口中的米粥时,他看见杨老二端着粥碗说,他要跟着东人行大哥去了。
  那晚老杨头看见跟在东人行身后的妇孺老幼都拿起棍棒,站在城门口等待。
  他也站起来,颤巍巍地捡起一根棍子。
  不久,城内燃起火光,封闭已久的城门缓缓敞开,众人像潮水一样涌入。


  (https://www.skjwx.cc/a/36807/36807495/15151493.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