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高武三国之我是战神 > 第736章 许都生变(3)

第736章 许都生变(3)


当时,蜀郡太守写了一封信给曹腾,里面表达了一些尊敬景仰的意思。

    这封信在函谷关被益州刺史种暠给搜到了。种暠不但把这封信上交给了太守,他还上奏朝廷,说是曹腾作为内臣,竟然私交外官,违反朝廷律令,请皇帝治曹腾的罪,并把他的职位拿掉。

    当时的皇帝为曹腾缓颊,说到。

    “这书信是从外部来的,曹腾并没有自己写信到外部去,这不是曹腾的过错。”

    事情过去之后,曹腾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而记恨种暠,他反而还常常称赞种暠,说是。

    “种暠对待圣上很有规矩、对待朝廷很有分寸。”

    后来,种暠做到司徒(三公之一),他常常对人说。

    “我能做到今天的位子,都是曹常侍的恩惠啊!”

    曹腾的为人处事,由此可以见其一端。从而能够福荫子孙。

    桓帝即位以后,一来因为曹腾是先帝的旧臣,二来因为曹腾在忠孝方面的声誉非常好,就把他封为费亭侯,并加位为特进。

    在曹腾的奋斗下,曹家也鸡犬升天了,曹腾哥哥曹褒当上了颍川太守,侄子曹鼎当过尚书令,侄子曹炽当上了侍中、长水校尉。

    从小就进宫的太监是不应该有孩子的。曹腾的儿子,自然是养子。他的养子曹嵩,字巨高,此人就是曹操的父亲。

    曹嵩是曹腾从夏侯家领养过来的。

    按照辈分,曹嵩是夏侯惇的叔父。故而,曹嵩的儿子曹操和夏侯惇就是叔伯兄弟了。曹嵩本姓夏侯,被收养后,改从曹姓。

    有这样的父亲做靠山,曹嵩也得以在朝中充任要职,桓帝时任司隶校尉,灵帝时又历任大司农、大鸿胪,甚而官至三公之一的太尉。曹嵩一路攀升大抵离不开养父的照应,但能居三公之位也幸亏他是巨富,灵帝末年,做官是要向皇帝捐钱的,这是官方公开的规定,中平四年,为了做太尉,曹嵩贿赂宦官以及向皇帝捐钱不下千万。

    桓、灵之时,宦官把持朝廷,权力空前炙热,世族出身的公卿深为不满,士人进身的前途受阻,因而与宦官势同水火,更借着反对宦官而扬名。当时的士人相互标榜,兴起了品评人物、批评时局的风尚,且指引着社会舆论。

    党锢之祸爆发的那一年,曹操十二岁,出身于官僚家庭的人将来继续做官,在那个时代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做官,曹操面临的抉择就是或与宦官为伍、或与士人为伍、或者默默无闻。

    这时曹操所结交的袁绍等人不仅是游侠也大多是身负盛名的士人,这些名士的立场影响着曹操向士人靠拢。他们当中最重要的当属出身于世家“汝南袁氏”的袁绍,他的家族号称“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

    袁绍在党锢之祸的时候隐居于京师雒阳,一方面结交天下名士,一方面谋划营救党人。

    曹操所结交的名士中当有一些出于袁绍的引荐,何颙就是其中之一,他常常到雒阳与袁绍一同商议营救党人,当他初见曹操时竟然说道。

    “汉家将亡,能安定天下的必是此人!“

    虽然积极结交名士,但在当时的情形下,曹操作为宦官后裔的身份大概还是为一些士人所怀疑和不齿的。

    并无声望的曹操,需要制造舆论,于是他拜访了以善于识人而著称的名臣乔玄,乔玄惊讶地说道。

    “天下将要大乱,能安定天下之人恐怕就是你了!”

    接着,乔玄建议曹操去拜见许邵。

    许邵善于品评人物,是著名的“月旦评”的主持人,时人都认为要获得名望就要得到他的评价。

    然而许劭看不起曹操,起初不愿意为他做评,在曹操的威胁之下终于说出著名评语“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这足以让曹操扬名。

    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朝做了郎官,从此踏入仕途。

    大约期满一年后,曹操可以出任县令长或县尉之类的官员,他并没有如愿以偿的做雒阳令,而是被尚书右丞司马防、选部尚书梁鹄举荐为雒阳北部尉。

    曹操初入衙署就在大门左右各悬挂十余支五色大棒,申明严肃法纪、不避权贵,当时蹇硕是皇帝宠信的宦官,他的叔父违反宵禁夜间出行,结果被曹操棒杀,此举大约轰动京师,从此没有再敢犯禁者。

    曹操不仅致力于秉公执法,也有意借此扬名,既然矛头指向宦官更旗帜鲜明地站在了士人立场。

    据说曹操就曾潜入宦官中常侍张让家中,意图行刺,被张让发现时,曹操挥舞手戟退至庭院,越墙而出。

    于是宦官都对曹操有所忌恨,但有碍于曹家在朝中的势力不能轻易谋害,于是一致称荐曹操才能,让他治理地方,曹操升任顿丘令,顿丘在雒阳东北方,两地相距约八百里,这实际是让曹操远离了京城。

    曹操在顿丘令任上的第二年,却因从妹夫濦强侯宋奇获罪而连坐免官。

    在担任议郎期间,曹操上书为窦武、陈蕃鸣冤,试图为党人平反,这篇言辞恳切的上书却得不到皇帝认同。

    曹操或许是看到朝政颓败、世风日下,非一人言行所能匡正,因而不再谏言。他变得冷静了,可大汉却正要掀起波澜。

    巨鹿“太平道人”张角领导黄巾军起事。一时间天下响应,各地随张角反者大约数十万之众,京师震动。

    朝廷紧急部署,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镇守京师,将京城周围各关隘设置关都尉把守,又召开朝廷会议选举将领,以尚书令卢植为北中郎将、北地太守皇甫嵩为左中郎将、谏议大夫朱儁为右中郎将统兵征伐黄巾。并拜曹操为骑都尉前往颍川平乱,曹操抵达长社与皇甫嵩、朱儁合兵一处,将由波才领导的一支黄巾主力击败,升任济南相。

    这恐怕也就是颍川士族愿意相信这个救过自己家乡的骑都尉,并且追随曹操的原因之一。


  (https://www.skjwx.cc/a/48960/48960105/7214330.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