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高武三国之我是战神 > 第一百七十九章 欲求他人不向西

第一百七十九章 欲求他人不向西


不过即便是四处求援,所得不多,但也能够让洛阳再缓一口气,给予董承等人一段时间。

        而在这时,不但是天子知道了如今的洛阳危机,就是长安这里的鲍鸿杨烈当然也从贾诩那里知道了如今洛阳四处求援的消息。

        兵不可一日无粮,这个道理军中宿将鲍鸿是很清楚的,所以他对于贾诩那里,面临着并州还有凉州的压力,尤其是还有南部匈奴的存在,拒绝了洛阳的请求还是理解的。

        如果河东一旦有失。因为缺粮而导致贾诩张辽无法应对,被并州高干连同匈奴再一次南下,就如今袁绍表露出来的野心,对于洛阳,绝对不是好事。

        但是,对于洛阳求援四周,就连袁家兄弟乃至于远在荆襄益州的刘表刘焉都有使者前去,却偏偏忽视了近在咫尺长安三辅,他作为汉室两朝老臣,颇感不解。

        “难道董国舅就以为我们会拒绝他么?”

        鲍鸿有些不满的开口说道。

        杨烈对此并没有说话,而是递给鲍鸿一样东西。

        那是一封密信,上面记载了某次小朝会时候,天子和董承的一番对话。

        天子知道了如今洛阳的危机,并且知道董承四处求援未果的结局,当然要找来一些朝廷大臣,进行商议。

        期间天子对于董承求援四方,却唯独没有向长安派出使者,赶到诧异。

        虽说,长安凋敝,但是,早有流言传到洛阳,杨烈鲍鸿等人自长安三辅之地,依旧力行屯田一策,加上洛阳过去的众多流民,还有当初长安战乱躲入山中的民户回归,可以说,如今的长安连同三辅之地,虽说不会有着一次解决洛阳危机的能力,但只要朝廷开口,鲍鸿和杨烈总会有所表示的。

        但是,天子使者询问原因之后,董承却不加思索的说出了他的理由。

        “天子欲见洛阳再多一个董仲颖,重演当初一幕乎?”

        此言一出,天子沉默半响,最终不再提起长安三辅,反倒是没过几天,就有诏命出于宫中,在弘农就食的徐晃所部,直接驻扎于秦函谷关。

        这样一来,徐晃所部和在潼关的高顺,遥遥相望,距离并不远。

        鲍鸿对于徐晃移兵自然是知道的,当时他还以为那是为了就近能够快速获得长安送去的粮食接济。

        现在看到这封密信,他不由得沉默了半响,好久才抬头看着杨烈问道。

        “此信何人所送,能告知否?”

        杨烈嘴里说出三个字。

        “弘农杨。”

        这下鲍鸿颓然而坐,不在发问。

        他知道,不管是太尉杨彪还是卫尉杨琦,虽然都和杨烈亲近,但也是汉室老臣,绝对不会再这种事情上信口雌黄,用虚假的话语,来蒙骗他们。

        既然这样,那就代表着董承以及天子看待长安的态度。

        对于国舅董承,鲍鸿知道,乃是一个志大才疏,钻营好权的小人。如果不是他和董太后有亲,怎么说以他的家世才学都不能站立自朝堂之上的。

        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在他的周围,也是一群和他相似,喜好揽权弄险的存在。

        但偏偏对于这些人,小天子反倒过分喜爱,愿意亲近,许多大事,即便是太尉杨彪这种持重老臣,在天子面前的影响力都不如董承他们。否则的话,如今的洛阳,也不会搞到如此的地步了。

        鲍鸿明知道董承看不惯自己,那是因为自己的屯田以及在保全洛阳的事情上有着大功,所以,留在洛阳,妨碍了许多人的利益,于是他们就急着把自己和杨烈驱赶来了凋敝的长安。

        而自己二话不说,还起意劝说杨烈服从朝廷诏命,离开已经开始兴盛的洛阳,来到长安,不就是想着打稳汉室根基,想要汉室中兴么?

        即便是有着什么委屈,也都是想着是小天子被蒙蔽,董承弄权而已。

        却没有想到,不但董承直接把自己和董卓相提并论,就连天子,也是心同此想,为空自己成为又一个董仲颖。

        越想越觉得游戏心灰意冷。急切之间,鲍鸿摆摆手,直接站起来,嘶哑着嗓音说道。

        “文烈,我此刻头脑剧痛,回去休息,所有事情,你和诸位商议就是。”

        说完之后,头也不回就回了后堂。

        看到如此诡异表现的鲍鸿,杨烈的嘴角抽搐了几下,始终有些话语没有说出口。

        虽然没有能够知道杨烈拿出的密信上有着怎样的内容,使得鲍鸿如此颓废,但不管是钟繇陈群,还是郭嘉徐庶,心里都明白,这恐怕是洛阳某些人的做事,恼了鲍鸿,冷了这位一贯以汉室为重的老臣的心。

        别人倒是沉着,唯有郭奉孝有些跳脱,本就由于杨烈的药方,让他最近心情身体大好的他,开口问道。

        “原因为何?”

        “有人把我们比作西凉军。”

        杨烈倒也并不隐瞒,直接就说出了真相。

        大家一听,顿时惊骇。

        西凉军?不管是董卓时代还是后来的李傕郭汜,那可都不是什么好的比方,怪不得鲍鸿因此如此颓废。

        所以一时之间,众人无言。

        但是杨烈看看在场的人,开口轻轻说道。

        “别人是别人,诸君自己以为我们比起西凉军如何?”

        此言一出,原本心中蒙上一层阴影的大家,顿时明白了。

        别人怎么看是他们的事情。自己难道还不知道如今三辅发生的所有大小事情么?那本就是他们经手做出来的而已。

        如今的三辅之地,说是鲍鸿杨烈为首,但是,鲍鸿管民,杨烈管军。

        但两个人都不是热衷于权势独揽的存在,只是掌控大局方向而已。

        不但如此,就是对于他们,也是直言不讳,需要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要达到某种目标。

        如此这般以后,就有各自负责的人自由发挥了。只不过,会有人看着事情究竟做的怎么样而已。

        不说别人,就是当初抵制贾诩上任河东的王邑,如今的典农中郎将,不也是被阳历和鲍鸿如此对待,而做的风生水起么?

        这样的人,可以说,许多东西,简直就是透明的,所以,是不是有一个西凉军,再有一个董卓,他们心中自然有着一个评判。

        “既然大家觉得不是,那不就结了?没人来骚扰我们,不正好可以用心吧三辅之地的事情做好?不怕告诉你们,如今的西凉,可是不稳,说不定又是一次叛乱正在滋生。”

        众人一听,顿时紧张起来,自从西凉叛乱一来,受其祸害最多的就是三辅。如果真的再有叛乱,三辅他们是绝对要极其重视的,别人的看法算个屁,还是保住自己的基业根本要紧。


  (https://www.skjwx.cc/a/48960/48960105/7214887.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