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北魏武侯 > 第242章 入宫禀报

第242章 入宫禀报


阑月轩中,孟常洵已经告辞离去。走的时候肥胖的身体竟然有种脚下生风的感觉,显然心情甚是不错。
  包间内只剩下沈兮瑶和竹安郡主两人。
  竹安郡主直接问道:“兮瑶,购粮之事是怎么回事?若真是要酿酒,也不用如此大费周章地从蜀国千里运粮过来。”
  沈兮瑶紧抿着嘴唇,犹豫了好一会儿才道:“此事在去年便已定下,知道此事的朝中没有几人,而且陛下还下旨不得外传。因此,朝中绝大多数人都真不知道此事。今日也是正好碰到这样的机会,我便提前布置一番。”
  竹安郡主探究地看着沈兮瑶,想从沈兮瑶脸上看出真假。
  “若是果真如此,我便不打听了。”
  沈兮瑶想了想。
  不管是鲁王还是竹安郡主都是家资丰厚的主儿,若是他们能插上一手,多少也算个助力。
  “郡主提前准备一笔钱,到时候也许还能帮上朝廷一把,从中也能得些好处。”
  竹安郡主缓缓点了点头。
  沈兮瑶又道:“现在你我最好一起进宫一趟,有些事必须得向陛下禀报了。”
  “你说说三国可能结盟一事?”
  沈兮瑶郑重地点了点头。
  “我觉得不是不可能,而是肯定结盟了。从福王殿下的话能听出这件事从去年就已经开始了。”
  竹安郡主点点头,吩咐道:“来人,准备车辇。”
  转头又对沈兮瑶道:“一会儿坐我的车辇,咱们一起去。”
  “好。”
  竹安郡主的马车颇为宽大,她们两人连同她们各自的贴身侍女鹂儿和紫菱,同处一起竟也不觉拥挤。
  放下车帘后隔绝了道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就连嘈杂的声音都小了不少。
  马车行驶后,沈兮瑶闭着眼睛回想着与孟常洵的对话,然后看向竹安郡主缓缓的道:“郡主,你有没有觉得这位福王殿下,是故意让我们知道三国结盟的?”
  竹安郡主也考虑了片刻。
  “你如此一说,我倒也觉得他是故意的。可他为何要告诉我们。”
  “不过是唇亡齿寒的道理。大魏若是势弱,乃至覆灭了。怕是他蜀国也长久不了。几国之中数他最弱。要不是占了地利,怕不是早就被灭掉了。”
  竹安郡主思量了一番,点了点头。
  “话虽如此,不过我不相信以福王的短视,他能看出其中的厉害。”
  “郡主的意思是,福王背后有高人指点?”
  “不是什么高人,最大的可能是蜀国皇帝的意思。”
  “蜀国皇帝?”
  沈兮瑶低声呢喃了一遍。
  “这位蜀皇是什么人?”
  竹安郡主摇了摇头。
  “我也不知道。没听父王说起过。”
  “那郡主何以认为福王殿下是蜀皇派出来的?”
  “只能觉得这种可能吧。”
  沈兮瑶想了想,不无竹安郡主所说的这种可能。
  “这事还是让陛下和那一班大臣去头疼吧。”
  竹安郡主呵呵轻笑。
  “你怕是躲不开的,陛下一定会向你问策。”
  沈兮瑶露出一丝苦笑,闭着嘴在不言语。
  “对了,你这子爵的车马仪仗,朝廷给你置办好了没有?”
  “其他的倒是送来了,不过车马我没要。”
  “那是为何?”
  竹安郡主有些不解。
  “研究院中正在试制避震系统。等做出来以后,马车行驶起来更稳,颠簸感更小一些,就不用铺这么厚的东西。”
  说着,沈兮瑶拍了拍屁股底下的垫子。
  竹安郡主的马车车厢里,铺着一层一寸多厚的地毯,好几层丝绵垫子,好几个靠枕,都是用来减缓颠簸之用。在没有减震系统出现之前,也只能用这些充当缓冲物,减少颠簸感。
  “那这个减震系统难不难做?”
  竹安郡主来了兴趣,连忙问道。
  对这个问题,沈兮瑶有些心虚。这个问题她并不了解,穆建明留下的资料中,也语焉不详。只能含糊地答道:“这个主要是看钢材的冶炼。得弄出合适的钢材才行。”
  “那到时候多给我做一辆。”
  “没问题,只要不逾制给你做一辆更大的马车。”
  不多时,马车驶到皇宫门前。几人都下了马车,竹安郡主上前对值守的羽林卫道:“通禀一声,竹安郡主和沈县子有要事,面见陛下。”
  这名羽林卫刚转身要去通报,沈兮瑶开口叫住了他。
  “等一下。”
  说着从腰间摸出一块令牌递到羽林卫的面前。羽林卫马上一脸严肃。
  “两位请进。”
  竹安郡主偷偷瞟了一眼沈兮瑶的令牌后,一边往皇宫里边走一边道:“陛下还给你了随时觐见的权利?”
  沈兮瑶微微点头。
  “陛下去年加封我常侍的时候,顺便给了这块牌子,也一直没有收回去。”
  到了御书房的门口,守卫的内侍看到沈兮瑶,忙上前行礼。
  “见过竹安郡主,见过沈县子。”
  沈兮瑶没有像竹安郡主那般大喇喇地受这一礼,伸手虚扶了一下。

  “免礼。还请这位中官通报一声,竹安郡主、洛川县子求见陛下。”
  内侍有些无奈的道:“两位贵人来得实在不巧,陛下不在御书房中。”
  “啊?”
  沈兮瑶有些懵了,总是窝在御书房里的皇帝陛下这是跑哪去了。
  “奴婢带二位贵人去找陛下吧。两位请随我来。”
  说着,便带着沈兮瑶和竹安郡主往来时的方向走去。
  等到了一处宫殿处,这名内侍才道:“两位贵人请稍后,奴婢去通禀一声。”
  沈兮瑶好奇地抬头看了看匾额,上边写着宝华殿,笑了笑,似乎想要调侃两声。竹安郡主却一脸严肃,神色凝重的道:“这处宫殿乃是皇祖父生前批阅奏章、处理政务之处。陛下来此应该是缅怀皇祖父的。”
  沈兮瑶立刻收敛了情绪,恭顺无比地立于台阶之下。
  不一会儿,带路的那名内侍又出来。
  “两位贵人,陛下有旨召两位觐见。”
  等走进这处宫殿,沈兮瑶偷眼打量了一番。这里要比杨恪的御书房大上不少,地面用的是和紫宸殿一样的金砖铺就,光滑平整。只是殿内空空荡荡的,没有任何摆设。
  宫殿后方,正对着宫门的地方,有一处一丈见方几寸高的台子。应该是之前放置御座的地方,现在什么也没有。杨恪正背着手站在这处台子上,常迶低着头侍立在一旁。
  这殿内只有这主仆二人。
  两人离着杨恪还有十几步便站住身形,齐齐行礼。
  “参见陛下。”
  杨恪转回身,看着二人。
  “平身吧。”
  等二人起身,杨恪便问道:“今日你们二人同时觐见,是为了何事。”
  两人主对视了一眼,沈兮瑶示意后,竹安郡主来说上前一步。
  “陛下,蜀国福王孟常洵来了洛京,今日向我等透露了一个消息。南楚、蜀国、后秦已然联手,欲对我大魏不利。”
  杨恪平和的脸上勃然变色。
  “到底是怎么回事?细细讲来。”
  竹安郡主一拱手。
  “是。”
  然后便将阑月轩发生的事情,有选择性的讲了一遍。包括徐王两家联姻。去年年底南楚派人对孟常洵下毒,逼迫其为后秦无偿提供粮草。如今又旧事重提,让其继续供给后秦等事,一五一十讲了一遍。只是漏过了钱庄的事情。
  沈兮瑶随后也补充了几句。
  “常迶,宣褚如朋、成康铭、杨敏之、裘怀辛几人觐见。你们俩随朕来。”
  说着便迈步出了这宝华殿,带着沈兮瑶和竹安郡主重回到御书房。
  不到两刻钟的时间,杨恪点名的这几位大臣便先后来到宫中。等几人都到齐以后,褚如朋上前两步。
  “陛下急招我等是出了何事?”
  杨恪看向躲在角落里的沈兮瑶和竹安郡主,道:“你们再把事情说一遍。”
  两人不敢有任何的耽搁,又把事情又讲了一遍。
  御书房中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然后谁都没有说话,不停地思考着对策。
  等了一会儿,杨恪见无人说话,脸色一沉。
  “褚相、裘仆射,你们认为此事该如何处置。”
  褚如朋拱手道:“陛下,以老臣看来,此事说急也急,说不急也不急。”
  杨恪嗯了一声。
  “细细道来。”
  “从福王的一些所作所为来看,蜀国并不愿意与之结盟。只是碍于处于南楚后秦的夹击之势,才不得不虚与委蛇。给了后秦几千石粮食,便以冬季道路不通为由,暂停了供给。现在天气逐渐开始变热,见推无可推,孟王爷便找了个借口躲到了洛京。”
  这几人都点了点头,认为褚如朋所说不假。
  “再说后秦。李家久居边关,现在草原是个什么样,他们最清楚不过。而老家主李弘是个识大体的。就算要对我大魏不利,也不是现在。
  所以最关键的便是南楚。他们对这件事也是最为上心的。”
  “褚相所言有理,臣以为现在要摸清楚这件事到底如何了。既然福王就在洛京,我们不妨与之开诚布公的谈一谈,弄清楚事情到底如何?”
  裘怀辛也开口说道。
  “此事可交由老臣去办。”
  杨敏之主动请缨。
  “嗯,此事就交由爱卿。”
  “陛下,微臣以为,长安、庐州两处边境需要做好准备,外松内紧,以应对突发情况。待弄清楚事情后,想办法破坏了这几国的盟约。”
  成康铭也补充道。
  杨恪坐在御案之后,听着几人所说,不时点点头。
  “几位爱卿皆是老成谋国,只是朕以为还欠缺些东西。沈常侍,你可有什么话要说?”
  众人一怔,似才想起御书房中还有这么一位,都偷眼看后向去。就连转郡主也殷切地看着沈兮瑶。
  沈兮瑶有些无奈的上前两步,脑中飞快地想着对策。
  “陛下此等军国,本不应由我来置喙。不过既然陛下询问了,我便说一说以做抛砖引玉之用。”
  杨恪挥手示意继续。
  “微臣曾听闻一句话,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几国结盟皆是为了利益。若是这利得不到,或者利分配不均。他们这盟约也就不攻自解了。”


  (https://www.skjwx.cc/a/50738/50738630/64107718.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