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北魏武侯 > 第208章 规划安排

第208章 规划安排


“秀儿姑娘?女的?”
  马鸿堂有点儿不可置信地问道。
  “嗯。县令以为呢?”
  马鸿堂讪讪地笑着。
  “我还以为是个像里正这样,熟悉田里活计的管事之类的人物。”
  二人说话间,“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祠堂的门板似乎都能看见微微的震动。一道既有男童稚嫩,又带着些粗粝的怪异嗓音响起。
  “里正爷,里正爷!”
  张里正朝祠堂门口看了看。
  “是三郎吗?进来。”
  三郎应声而入,一路急急地跑来呼吸有些急促。大大地喘了几口气后,才给二人行了礼。
  “怎么了,有什么事?”
  “六叔赶车送来一个人,应该是您一直盼着的那个,接替秀儿姐的人。”
  张老伯闻言眼睛一亮,转头对马鸿堂道:“知县老爷,您看这……”
  “哦,里正还请自便。”
  “请知县老爷稍候,老朽去去就来。三郎给知县老爷取些吃食。”
  吩咐完,张老伯颠儿颠儿的离开了祠堂。那腿脚不比年轻人差多少。
  赶到村口的时候,张老伯便看见了周禄。
  一个冬天的停歇,现在天气暖和周禄又开始带着他那顶斗笠,抱着肩膀倚靠在车厢旁。
  “可算把你们盼来了。”
  张老伯热情地上前道。
  周禄昂起头也呲了呲牙,敲了敲车厢。
  “芸香小姐,张里正来了。”
  车帘一挑,穿着一身素色罗裙的芸香钻出马车,一蹁腿跳了下来。
  张老伯呵呵笑着,走上近前行礼道:“终于把你们盼来了,再来得晚些,地里可都要种上庄稼了。”
  芸秀也含笑还了一礼。
  “近几日公务繁忙,倒是耽搁了些时日,还望老伯莫怪。”
  “不妨事,不妨事。只要来了就不算晚。”
  张里正一边客气,一边看向周禄。
  周禄上前为二人介绍。
  “张老伯,这位是我们家小姐贴身丫鬟,芸香姑娘。此番来此,就是为了把李秀儿临走前交代的事情做完。”
  芸秀颔首致意。
  “刚刚倒是听见周叔所说,您就是里正张老伯。”
  张老伯呵呵笑道:“正是老朽。来,里边请!”
  可刚一转身抬脚,张老伯愣了一下。
  马知县还在祠堂那边坐的呢,芸香又是姑娘家,两人见面多少有些不合适。而且村里也没有其他什么待客的地方。
  “咱们到秀儿姑娘住的那处院子吧。”
  芸香不清楚这村里的情况,周禄可是明明白白的。听张老伯这么一说,好奇地问道:“怎么,祠堂那里有客人?”
  “哎!”
  张老伯无奈地叹口气。
  “是县尊老爷。也不知道他是打的什么主意,三天两头的到村子里来。刚开始是为了曲辕犁,后来就不知为什么了,倒是也不惊扰百姓,就在村子里溜达。”
  芸香沉吟片刻,道:“就去祠堂吧,我也想见一见这位马知县。一些事情根本绕不开他,倒不如邀请他一起参详一二。”
  张老伯呆了一下,才答道:“那好,这边请。”
  说着便在前面带路,向祠堂走去。
  马鸿堂没等多长时间就听到祠堂的院门有些响动,顺着声音往外看去。先走进来的自是里正,跟在里正身后的却是一名女子。
  马鸿堂轻咦了一声,有些皱眉。
  这里是村子里的祠堂。按照规矩,妇人、外人都是不得入内的。虽然这村里的祠堂还兼具了会客的功能、议事的功能,也因此自己才能端坐于此。
  可即使这样,女子也不应该来这里吧!
  正想着这些,张老伯已经走到马鸿堂近前,道:“劳马知县久候了。”
  说着指了指身后的芸香。
  “这位,就是我说的那位贵人派来指导我们种田的人。”
  马鸿堂嗯了一声,心里暗暗松了口气。终于见到的自己期盼已久的人,这几次来往老张庄的辛苦没有白费。
  上下打量了芸香一眼,马鸿堂便等着芸香给他行礼。
  芸香同时也看了看马鸿堂。
  一身青绿官袍,皂靴上沾着不少灰尘泥土。面相上倒也算中人之资,并无什么突出之处。
  收回目光后,芸香冲着马鸿堂拱了拱手。
  马鸿堂皱眉一愣。
  这可不是百姓见到官员时,向官员行礼该有的礼节。而是同僚之间相互问候的礼节。
  随即马鸿堂反应过来,同样拱手还礼。
  “不知这位小姐,身居何职?”
  “少府监下辖研究院主簿沈芸香。”
  听芸香自报家门,马鸿堂微微一愣,这女子竟与自己同为七品,只比自己低了一阶而已。
  芸香的身份,马鸿堂是知道的。
  作为县令朝廷的邸报马鸿堂可不敢漏过。也因此知道,去年洛京中发生的贪腐案。和查出贪腐案,对于账目极为擅长的这位沈芸香。
  “久闻沈主簿的厉害,今日得见实乃是一件幸事。”
  芸香连道不敢。
  “马知县既然知道我,便应也知道我家小姐。这村子也算我家小姐的一份心血。此地既在马知县治下,还请知县多多关照。”

  “本应如此。沈主簿不必多言。”
  客气了几句后,
  马鸿堂语气一转:“听张里正说,沈主簿此番前来,是指导村里种地的?我知沈主簿乃是账目高手,难道还擅长耕作?”
  芸香微微一笑。
  “马知县说笑了。我不过是个弱女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连锄头我都挥不动,哪点儿像是擅长耕作的样子。”
  “这也正是我所好奇的地方。那沈主簿所谓的指导是何意?”
  “只是帮着村里规划一下要种植的作物而已。马知县要是感兴趣,也可帮着参详参详。”
  马鸿堂微微一笑。
  “那在下就开开眼,见识一二。”
  芸香从袖中抽出一卷纸,展开放在面前的桌案上,上面画的正是村子的地图。
  “张伯你来看。这便是你们村。”
  两人都凑了上去,
  张老伯眯着眼睛,左瞅右瞅地看了半天,才指着上面一条弯弯曲曲的线条道:“这是伊河吧?”
  见芸香和马鸿堂两人都点头,张老伯继续道:“这条河我倒是能认得出。”
  又指了指地图中间画的一些方块。
  “这些应该是我们村里的房子。剩下的我就看不明白了。”
  “无妨。一会儿出去我再指给你看。”
  芸香柔柔一笑。
  “老张庄全村一共不到四千亩地,这些地可没有下等田。而且这村里是少有的没有佃农的村子。
  村里平均每亩地产粮两石,全村便是近八千石粮食。按照朝廷二十税一计算,便会收取四百石。占到全村耕地产出的一成。
  若再加上丁口等其他赋税及徭役,和一些适当的口粮,村里有四成的土地种植粮食,就应该够用了。”
  “那剩下的土地呢?”
  不等张老伯发问,马鸿堂就先问道。
  “剩下的六成土地,留下一成备用,剩下的全部种菜。”
  “种菜?不可不可,这可不行。”
  又是马鸿堂开口,连连否定。
  “为何不可?”
  芸香奇怪的问道。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田地不用来种粮食却来种菜?万一遇到灾年,多少人得饿肚子。原本种粮食,还可有些余粮,能有口吃的,说不定就能以此度过灾年。可若是种菜,到哪去找粮食填饱肚子。”、
  张老伯在一旁也不住地点头。
  芸香嗤笑一声。
  “马知县,若是真的遇到灾年。天灾还管你种的是粮食还是蔬菜?”
  马鸿堂一窒。沈主簿说得没错,史上历次的干旱,蝗虫等灾害,可不管你种的是什么。
  不过马鸿堂有些不服气,强自说道:“可种粮食毕竟能减轻灾患,哪怕只有一点点。”
  顿了顿又道:“再说种地一般是大片大片的种植,也便于管理。像你这样四成、五成的,每家每户地里都种的乱七八糟的。也不便于打理。
  况且不同作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所需要的养分也不同。
  麦苗灌浆时需要大量浇水,此时若菜地不需要那么多水,菜地岂不是会涝?相反菜地若是大量需要大量用水,种麦子的那些地,也会受到影响。”
  “看来,马知县是个熟悉农事的人。”
  芸香微笑着恭维了一句。
  马鸿堂一挺胸,带着骄傲的神色道:“马某自幼家贫,虽能读书识字,可也少不得要帮着家中耕种。对农事一道,马某虽不敢说精通,可也能说了解一些。”
  芸香没理会马鸿堂的自夸,道:“我自然不会把每一户的田地分成碎块。就算是为了便于管理,也会成片的种植。更何况成片种植所花费的钱财也少。”
  马鸿堂又有些迷茫。
  “那种菜那些人家要承担的赋税怎么办?”
  “所有缴纳的税赋由村里统一上交给朝廷。”
  “种菜所得的收入呢?也会分给种粮食那些人?”
  “自然如此,不过也是由村里统一分配,”
  “这,这……”
  马鸿堂有些匪夷所思,他总感觉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具体是什么,却又无法窥破。
  芸香又解释道:“这不过是把全村的资源和力量统合到一起,集中力量办大事。全村上下劲儿往一处使,钱这居然也要一块儿赚。”
  芸香能说的,也就这么多了。她可不敢把穆先生告诉她的所谓农村经济合作社的事情讲出来。
  先不说这其中的优劣与否现在还不能确定。就是单单把这说出来,定能遭到许多人的口诛笔伐,坚决抵制。
  因为若是如此,很多地主和乡绅都再无法从中获取利益。这里边的干系太大了,就算是杨恪也无法答应。
  马鸿堂有些发懵。
  “等会儿,你先让我想想。”
  说着,马鸿堂踱着步在祠堂里来回转悠,嘴里还念念有词。
  张老伯低声问道:“咱们这么做真的能行吗?官府那边怕是不会应允吧。”
  “把给官府缴的税都缴足了,官府也不会说什么。实在不行,咱们还可以暗中进行。”
  芸香也悄咪咪的答道。


  (https://www.skjwx.cc/a/50738/50738630/64872309.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