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 > 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才紧缺

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才紧缺


  难得等到个好消息,朱钰既激动又兴奋,让成敬找来笔墨纸砚,亲自书写给这位锦衣卫袁彬的回信。
他在信件里,态度明确的表示:“朕支持你杀人!朱祁镇必须死!若你死了,朕许诺你家里人三代荣华富贵!”
“若你没死,尽管回来,无需有任何担忧!若需接应,可以和边关骑兵说!”
在这方面,朱钰和其他皇帝不一样。
其他皇帝出于名声考虑,面对这种问题,通常会选择临摹两可的回答,甚至干脆由太监代笔。
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如有需要,就把太监丢出去背锅,皇帝本身则依旧光明伟大毫无污点。
之所以皇帝会这么做,主要是古代封建王朝,以孝治国,以家庭为单位治国。
皇帝在家庭和睦这方面,绝不容有瑕疵,否则很容易引起朝堂震荡。
而朱钰其实明白这些,但他却没有选择这么做,否则他和朱祁镇又有什么区别呢?
更何况,朱钰很清楚自己的权利究竟竟来自于何处。
不是什么以孝治国,不是什么德行感动天地,他的权力全来自于暴力,他的权力来自于军队!
有于谦,有九门驻军,有在战场上的种种出色表现,朱钰的权利才得以稳固!
像他这样的皇帝,自然不需要太在乎礼法。
哪怕此事泄露,也不算啥大问题。
主使者袁彬极大概率会直接死在刺杀行动里。
到那时,死无对证,满朝文武根本抓不到证据,又能说什么呢?
要是敢乱嚼舌根子,朱钰不介意把他们全家抄绝,发一笔财!
抱着这样的想法,朱钰书写的力气都大了几分,恨不得平时那几个看不顺眼的大臣赶紧跳出来找死。
如今大明,可缺钱的很。
写完回信,朱钰拿起信纸仔细审阅了一番,确定没有问题后,亲手折好放进信封,交给成敬。
“火速送去边关,让他们送给袁彬。”
成敬点点头,转身离开书房,将这件事交代下去。
朱钰没在书房久待,走到小院子里,仰望万里星空,心里充满了期待。
“朱祁镇这个祸害,终于是要死了。”
“这袁彬颇受他的信赖,本身实力又极强,想必有他出手,此事应当万无一失。”
“只要朱祁镇一死,朕大部分后顾之忧将消散于无形,总算能放开手脚,大展宏图了!”
想到朱祁镇可能会在成亲之时,忽然被自己信任的手下一刀割下脑袋,朱钰内心的兴奋与期待就汹涌不息,一时竟难以压下情绪。
干脆在院子里头打起了军体拳,说来也是遗憾,自从战争结束,他这个皇帝越来越忙,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打拳了。
这下再次上手,居然有了点生疏,从头到尾打过一遍,才恢复了以往的手感。
连续打了几套拳,朱钰气喘吁吁的停下,恢复冷静,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朕可还想当个马上皇帝呢,须得抽出时间来锻炼身体了,不然就这身体素质,穿上盔甲没走几步就没力气了,又谈何马上皇帝?”
出于前世的经验,朱钰对自己的实力很有信心,却并非是盲目的自负。
他很清楚自己的优劣,更明白该从哪个方向找补。
但知道归知道,明白归明白。
从知道到做到,终究是有一道相当大的坎。
想跨过这道坎,绝非易事。
何况如今朱钰已是货真价实的大明天子,有太多事需要他来处理了。
每天哪有那么多时间,用来锻炼自己的身体。
想到这儿,朱钰又叹了口气。
“人才啊,人才,朕手底下还是太缺可用之材了。”
“能绝对信任之人,就那么几个,细细数来,连双手之数都没有。”
摇摇头,朱钰没有再唉声叹气下去,反倒是想起了工匠等级体系。
而今这套体系在礼部尚书胡尚书的领头下,于近日正式开始试点。
等到为期数月的试点结束,便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
想必等到那一天到来,自己手下无人可用的窘境,多少能缓解一点。
至少在科研层面,效率绝非今日所能比。
这时,成敬脚步匆匆的回来了,带来了一个不好也不坏的消息。
“启禀陛下,微臣在回来的路上,碰到了钱皇后与孙太后的人。”
“她们得知有边关的消息传来,希望能得知个中详细。”
成敬犹豫了下,补充道:“陛下,有关刺杀之事,微臣觉得最好还是不要和钱皇后说。”
“钱皇后对先帝的感情极深,自朝廷公认先帝已逝后,整日以泪洗面,据太医所说,再这样哭下去,怕是都要把眼睛哭瞎了。”
“此时若和钱皇后说此等事,她指不定会……指不定会……”
成敬说到后面,声音越来越小,因为他忽然发现,这种东西似乎不太适合由自己来说,最好还是由皇帝自行考虑。
不过该说的都说了,不该说的也说了,反正话都说出口了,陛下也不是个小气之人。
成敬干脆就把自己想说的,都给说出口来。
朱钰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怜悯。
纵观五千年历史,皇室多冰冷无情,钱皇后对朱祁镇如此深厚真挚的感情,少之又少,令人动容。
可惜趟上了朱祁镇这么个极度自私自利的人渣,注定是不会有好结果。
他低头想了想,倒也不纠结为何后宫这两位会这么快得到消息,分别对钱皇后和孙太后,做出了不同的安排。
“钱皇后那边,将锦衣卫和刺杀的事情去掉,把先帝如今的状况告知即可。”
“至于孙太后那边……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还有朕的态度,全都告知她吧,无需隐藏。”
无论是皇后还是太后,都是聪明人,否则也坐不到母仪天下的位置上。
只是钱皇后对朱祁镇的感情实在太深厚,这种情况下,自然就不适合得知刺杀这种事了,不然容易坏事。
而孙太后情况则不同,她对朱祁镇也有不小感情,再怎么说都是亲生儿子,但其人更冷静理智,知道好歹。
将整件事告知她,利大于弊,所以不必隐瞒。


  (https://www.skjwx.cc/a/57866/57866875/58632037.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