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穿越明朝假太监 > 第150:现代科学的拓荒者

第150:现代科学的拓荒者


  因为历史和地理没有学好,四川的物产方面,王立只知道井研县的盐。
除此之外,就是汉源县的煤,以及攀枝花的铁!
张汉儒的“情报”果然没错:几百年后的“汉源”县,还真是黎州境内的“汉源”;
那里的煤矿,储量非常惊人!
已经在组织徭役开采!
然而,王立想找的的“攀枝花”,应该是隶属“四川承宣布政司”的“建昌卫”!
当年,万历皇帝的税监“指山收税”时,确实在那地方发现了铁矿!
从泸水这个参照点来看,后世的“攀枝花”应该在那里!
几百年之后,“攀钢”的大名,真的是如雷贯耳啊!
既然找到了“攀钢”,王立自然不会放弃!
即使交通不便,也志在必得!
反正,这个时代有的是劳动力!
就算朱至澍没有横插一脚,王立也会想尽办法开采,并将其运出来!
如今,七十来万就能搞定的工程,王立报出了七百万的天价!
然而,投资虽大,利润却很可观!
诱饵,已经抛给朱至澍!
如果他想赚钱,必会上钩!
他最终是否上钩,其实不重要!
当前,只要他安安分分做好蜀王,别到处生事,那就够了!
“四川境内,真的有硫磺和硝石矿?”
“张巡抚已经确认了,不会有假!”
哦,对啊!
后世的四川,被称为“硫磺之都”呢!
既然有硫磺和硝石,那就好办!
“征召五万徭役,尽快组织开采!
炼制火药是头等大事,你亲自负责!
运输火药的牛马骡子,必须提前备好!”
“厂公放心!百姓们整日都在衙门转悠,就等着咱们征招徭役呢!
百姓手里的牛马骡子,只需给一点一点银子,很容易就能征到几千头!”
“报……厂公:前日,蜀王召集几十名朱氏宗亲!他们秘议之后,一支三百多人的队伍,于今日启程南下!”
哦?
南下?
这家伙,果然上钩了!
不必管他!
此刻,他是否拿出银子,跟自己的修路毫无关系!
还是那句话:皇室宗亲和富户乡绅们手里的银子,始终留在四川!
只要堵住出川的要道,银子早晚是自己的!
当然,那是跟朱由检翻脸的情况下!
此时,如果姓朱的愿意出钱,双手欢迎!
毕竟,距离翻脸的时间,还有十余年!
能用和平的方式,早早地把银子弄到手,又有什么不好?
说不定,通过这个诱饵,还能减轻蜀王对自己的敌视!
届时,请他上一封奏书,主动“澄清”几位郡王的死因,朱由检更没理由动自己了!
……
这日,陈王廷和朱可贞,竟然同时到达码头!
因为,陈王廷的到来,并非收到自己的调令,而是带来两个喜讯!
王立想要的迫击炮,已经做出样品!
福建军器局研究的水泥,陈王廷也带来了样品!
但是,也带来一个噩耗!
徐光启,病逝了!
在王立和后世的人看来,迫击炮的击发和引爆原理非常简单!
真要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
在这没有工业基础的时代,更是难于登天!
徐光启拖着年迈的身体,足足用了两年多时间,终于做出了一件样品!
在福建的试射,非常成功!
徐光启的病体,却再也支撑不住!
临终前,他将迫击炮的击发和引爆原理,以及后装线膛炮的击发原理,详细地告诉了孙元化!
对此,孙元化真的是又悲又喜!
匆匆办完徐光启的后事,马上就驾着大船出海了!
“没搞错?孙元化真要去葡萄牙?”
“厂公,孙巡抚也是没办法啊!
福建军器局的工匠,只能造点铠钾弓箭!
真要铸造红夷大炮,还得专业的红毛铸炮师!”
“唉!”
王立叹了口气,深以为然!
这个时代的大明,没有铸造大炮的技术人员!
更没有铸炮方面的系统研究和工业基础!
徐光启翻译的那些东西,没几人能看懂!
眼前的这门迫击炮,完全是徐光启一手铸造!
想铸造更多的迫击炮和红夷大炮,只有去葡萄牙“引进”技术人员!
在当前,这是最快最省的办法!
唉!
想不到,明朝唯一的“现代”科学家徐光启,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厂公,孙巡抚乃戴罪之臣,不适合向朝廷报丧……”
“没错!
徐光启曾任礼部侍郎、文渊阁大学士和内阁次辅,理当速速向朝廷报丧!
万岁爷是否追赠他的官职,是否荫封他的子孙,咱们管不着!
这会儿,就以西厂的名义……呃不,以福建军器局的名义,给他的妻儿送去白银十万两!”
说罢,王立又在叹息不止!
在这个科举制度盛行的时代,徐光启的诸多西学著作,很难普及开来!
明清时期第一次追赶西学、普及现代科学的机会,就这么遗憾地失去了!
自己,真的没能力改变历史!
哪怕,曾经试着去努力过!
柳如是的“死而复生”,吴三桂的“死而复生”,平白冒出的李自成和张献忠,就是最好证明!
历史,或许真的无法改变!
但是,却能做点什么!
“传令下去:在蜀中征招八至十四岁的孩童,专门研习徐光启的《几何原本》,男女不论,数量不限!
一年之后,本厂公亲自出题考试!
成绩优异者,赏银五万两!
再聘为数学讲师,月薪一千两!”
“厂公,这个……我也看过《几何原本》,可是……真的看不懂啊!
你让八到十四岁的孩童去研究,又没有专门的老师引导,恐怕……”
“谁说没有老师?我不是老师么?
孙元化带回的葡萄牙铸炮师,他们不也是老师么?”
对于教授《几何原本》,王立这个学渣,还是有足够的自信!
毕竟,《几何原本》是数学的基础!
只要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人人都能胜任!
王立的自信,陈王廷毫不怀疑。
在福建的时候,徐光启每次提起王立,都把他当成圣人一般!
确实是圣人!
徐光启和利马窦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才翻译了六卷《欧几里德原本》!
而王立,仅用两个夜晚,就翻译了剩余的九卷《欧几里德原本》!
不仅指出了前六卷中的错误之处,还指出了《欧几里德原本》的错漏之处!
迫击炮、后装线膛炮的击发和引爆方式,更是超越了葡萄牙和荷兰的铸炮理论!
其实,徐光启把王立尊为圣人的同时,王立也把徐光启尊为圣人!
因为,他是封建时期现代科学的拓荒者!
几百年以后,数学里用到的很多汉语词汇,都是源自徐光启的首次翻译!
现代科学的尽头,是数学!
现代科学的源头,也是数学!
徐光启为华夏大地带来了现代数学,可惜,没人懂得珍惜!
王立甚至觉得,清代的基础科学落后于世界,闭关锁国只是原因之一!
另一个关键原因,是没人掌握先进的基础数学!
罢了!
现代科学的先驱,已逝!
只要有继承者,这位先驱就不会留下遗憾!
只是……
这位先驱铸造的迫击炮,为何如此笨重?
真的是傻大笨粗!
这架势,就算没有三百斤,也有两百七八!
四个强壮的炮手,用尽吃奶的力气,才把它从船上抬下来!
而且,这个炮丸……个头也太大了吧!
少说也有二三十斤!
尼玛!
这到底是迫击炮还是榴弹炮?
这么重的东西扔到炮管里,不会炸膛?
就算不炸膛,又能射出多远?
“厂公放心,绝不会炸膛!
咱们在福建的时候,已经试射许多次了!
如果用四十五度的射角,能射出一百多丈!”
“那就……试试吧!
河对岸的小土坳,看到了么!
大约二百米……呃……大约七十丈!
土坳上的那棵树,就是目标!
如果能射中,每人赏银五千两!”
我去!
五千两!
厂公出手,果然不同!
惊喜之余,四名炮手熟练地调整方向,测距,调整射角。
准备就绪,除掉弹丸首尾的限位木塞,缓缓将其塞入炮管。
“轰!”
出膛的炸声震耳欲聋,黑烟四起!
呼啸声中,炮丸越过锦江,准确落在土坳之上!
“轰!”
爆炸声中,泥沙腾起好几丈高!
对岸的烟尘还未散尽,震耳欲聋的炮声再次炸响!
三炮之后,手腕粗的小树,终于缓缓倒下!
“好!好!非常好!赏!”
王立欣喜不已,赶紧跳上小船,前往土坳上查看爆炸现场。
炸出的弹坑,竟然比箩筐还大!
王立沉默了!
尼玛!
迫击炮以杀伤敌方士兵为主,又不是用于破墙攻城!
要的是轻便灵活!
徐光启,为何把弹丸做得那么大?
爆炸后的威力,比京师城上的红夷大炮还猛!
炮管做得如此厚实,原来是有原因的!
如果不皮实一点,必会炸膛!
“改!还得再改!
炮丸的重量,至少降低一倍!
整个炮身的重量,以两个人能抬动为宜!
射程嘛,能增加一些更好!”
“厂公,你……如果早说如此,去年就能送来样品……如果要改,只能等孙巡抚返回之后了!”
“改,必须改!
算我没说清楚!
迫击炮是近距离用的!
我要求一人一马就能携带,打完就跑!
明白?”
“这个,其实很容易!
只要孙巡抚回来,很快就能搞定!
对了,这是你想要的水泥……这玩意儿确实好用!”
眼前的帆布袋里,青灰色的粉末,比王立想象中研磨得更细!
王立没有首先询问配方,而是问起研磨的方法。
“厂公,这不是一点一点用石杵捣磨的,而是徐大人发明的……很大很大的研磨装置!
这玩意儿,大约是三尺多的桶状,内部空心,装有几十个拳头大小的玻璃圆球!
这个铁玩意儿转动起来,最多半个时辰,就能把各种颗粒磨成粉末!
非常细小的粉末!
一次,就能磨一袋!”
陈王廷的脸上,满是对徐光启的佩服之色。
王立也惊讶不已!
从陈王廷的描述来看,徐光启发明的研磨装置,应该是功能简单的“球磨机”!
球磨机结构简单,以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完全能制造出来!
徐光启能有如此脑洞,实在让人佩服!
如果把玻璃球换成钢球,研磨的速度还会更快!
如果要扩大生产规模,还需要更大、更多的球磨机!
几百年后的水泥,到底是用什么办法研磨,王立确实不知道!
不过,不要紧了!
暂且先用球磨机,以后再慢慢改进!
“对了,这玩意儿的性能,你们试过了?
到底是用什么做成的?”
“厂公,徐大人走访了许多工匠,只试了几十次,就研究出了正确的配方!
其实很简单,主料就是石灰石、粘土和矿渣!
只要混合的比例合适,再按照你说的高温锻炼之法,很容易就能制造出来!”
很容易!?
呵!
想不到,古时候的人也挺聪明嘛!
一点就透!
这个时代国人,也不比外国人差嘛!
只要有足够的银子,只有足够的时间,只要各方面的条件允许,再给他们容错的机会,也能做出划时代的东西!
“甚好!赶紧找点沙石过来,马上试试!”


  (https://www.skjwx.cc/a/57973/57973585/59853669.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