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穿越明朝假太监 > 第115章:叛军的壮大

第115章:叛军的壮大


  “万岁爷,小奴入宫至今,一直是用的“王二狗”这个名字,其实是个乳名;
待到小奴九岁时,父母另起了“王立”这个名字;
只可惜,没钱行贿县府里掌管户籍的官员,“王二狗”这名字就沿用至今。
如今,小奴想将户籍册上的“王二狗”改成“王立”,还请万岁爷恩准!”
“王二狗?”朱由检强忍着笑,一本正经地说道:“其实,这个乳名非常不错啊,挺好记的,没必要改吧?”
“刚才,万岁爷也看到了:唐大人指着小奴的鼻子,大声喝出“王二狗”三个字,真的是气势如虹啊!
如果改为本名“王立”,小奴再跟众臣吵架,唐大人就没那样的气势了!”
“噗……”
“噗……”
“噗……”
殿上众人全都喷了!
包括朱由检!
他喷了,却也笑了!
笑得非常开心!
登基以来,从没有像现在这么开心!
越来越觉得,王二狗既特别又可爱!
简直是上天赐给自己的人才!
平民出身,没考过科举,却才能出众!
文能赈灾安邦,武能领兵杀敌!
能谱曲,能征税!
还能帮忙背黑锅!
大殿上吵起架来,一人能喷死几十个!
这样的能人,实在不该怀疑他!
就算他真有贪腐行为,只要不是太严重,朕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改个名字,如此简单的要求,朕没理由拒绝!
户部、吏部和地方上协调一下,轻而易举!
好吧!
从今以后,王二狗就叫王立!
……
世间之事,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
崇祯五年(1632年)元月,就在王立做足准备,正要乘船南下之时,传来了叛军的消息!
什么?
孔有德接连攻破陵县、临邑、商河、青城、新城等地?
他不是才八百轻骑么?
究竟如何办到的?
守城的明军都是猪么?
“厂公,孔有德是孙巡抚派往大凌河的先头部队,确实只有八百轻骑!
但,在孔有德反叛的前一日,从塞北返回的参将李九成,领两千兵马加入了叛军!
据咱们打探的最新情报,孔有德的反叛,是受了李九成的挑唆!”
李九成!
李九成!
原来,这家伙跟孔有德一样,都曾是毛文龙麾下的参将!
并且,他跟孔有德一样,也有个毛姓的名字:毛有功!
这俩人,同时投的孙元化!
在皇太极包围大凌河之前,李九成奉孙元化之命,带了两万两银子去往蒙古,采购战马!
却不想,这家伙才走到半路,就把银子挥霍得一干二净!
别说买战马,连个马钉都没买回!
李九成之子李应元,向父亲建议“今反亦死,不反亦死,不如一逞”!
于是,李九成引兵回到吴桥!
趁孔有德醉酒之际,将他推到众将士跟前,慷慨激昂地发表了“反明演说”!
醒酒后的孔有德略有后悔,但木已成舟!
叛军之所以势如破竹,连克多座城池,登莱巡抚孙元、山东巡抚余大成,有重大过失!
这俩巡抚,不知道西厂锦衣卫正在盯着孔有德!
吴桥兵变之初,这俩巡抚担心事情闹大,还想着“招抚”孔有德,大事化小!
压根没做好应敌的准备!
叛军表面上接受招抚,却率军一路南下,连杀带抢,连克数城!
而孙元化与余大成,始终没有上报朝廷!
此时的叛军,已经发展到战马两千匹、士卒五千人、银饷五万两、粮草数百车!
这阵势,绝非陕西、山西的流贼可比!
王立深知,叛军的坐大,自己也有很大的责任!
当时,正值曹文诏深入敌后的紧要关头!
自己对孔有德叛军,确实轻视了!
以为孙元化和余大成,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其剿灭!
所以,召回了山东一线的锦衣卫!
没有及时掌握叛军的动向,没有第一时间将其扼杀!
直到即将南下,心头惦记着那汉奸的动向,这才重新派出了锦衣卫!
唉!
自己处处小心,做事滴水不漏,还是出了岔子!
“报……厂公:叛军两日前攻陷登州城!
登莱总兵张大可,杀死妻妾后上吊自杀!
登莱巡抚孙元化城破被擒,生死不明!”
我去!
登州城也被攻陷了?
怎会这么快?
也对,那是叛军!
手里有武器,受过专门的军事训练!
绝非流贼可比!
事情终于闹大了!
不好!
陕西和山西民的民变,并非因自己而起;前往赈灾推三阻四,朱由检无话可说,最多就是失望!
这一次的叛乱,完全不同!
若是深究起来,是因为西厂的疏忽,才使得信息迟缓!
若被言官们弹劾,自己难辞其咎!
如果此事难以控制,真要准备跑路了!
可是,四川的卷烟生产、南方的酿酒作坊、丝织作坊、制糖作坊,正在蒸蒸日上!
如果此时跑路,损失也太大了!
可是,那是叛军啊!
比流贼凶悍几十倍!
唉!
三日前,曹文诏被封了山西巡抚,领着铁骑剿贼去了!
自己手上,只有一千铁骑!
完全不是叛军的对手!
山西的剿贼,绝不能停!
铁矿、煤矿的开采,更不能停!
若是停了,到哪弄战马向朱由检交差?
所以,曹文诏不能撤回!
“立刻派人去往山西!将山东的叛乱报知曹巡抚,请他酌情派人回援!”
“喏!”
“将船上的物资全部卸下来!
暂时不要南下,速回灵济宫!
派出足够的锦衣卫,随时掌握叛军动向!
一有消息,立刻来报!”
“喏!”
安排好一切,王立深吸口气,跳上战马匆匆返回。
……
还好,还好!
王立长舒了一口气!
悬着多时的心,终于放下了!
因为,得知叛军的凶悍和动向,众臣全都吓得哆哆嗦嗦!
没人想到西厂“情报迟缓”的过失!
毕竟,是孙元化和余大成故意掩盖消息!
余大成的上书,亲口承认了此事!
这封奏书,专门提到了耿仲明!
听到这个名字,王立心头又是一震!
与孔有德、吴三桂齐名的汉奸,竟然躲在登州城里?
而且,登州城的快速失陷,是耿仲明趁夜打开了城门!
好家伙,终于找到你了!
这一次,你俩没机会当汉奸了!
对了,还有个大名鼎鼎的尚可喜!
这家伙又在何处?
可惜的是,奏书念完,也没听到这厮的名字!
此时,大殿上最生气的人,恐怕只有朱由检!
“山东巡抚余大成,玩忽职守,养贼为患,理当处斩!”
说到这里,朱由检的目光移向王立:“立刻捉拿余大成,不得有误!”
“喏!”
王立领命而出,很快又返回殿中。
此时,朱由检怒气渐消,环视众臣,尽量心平气和地问道:“山东巡抚一职,何人能胜任?
登莱巡抚遭叛军所擒,此职也不可空缺,何人能胜任?”
连发两问,等候许久,殿内仍旧寂静无声!
朱由检很是失望,继续问道:“叛军攻陷登州,很可能继续兵进莱州,不可再涨其势!
诸位大人,可有应敌之策?”
等候多时,殿内还是寂静无声!
王立的嘴角动了动,刚要说话,朱由检却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罢了,罢了!
自己只是个“打手”!
既不是内阁辅臣,也不是领兵之将!
既然没人提及西厂的过失,这时候,还是不要强出头!
真的没必要!
此时的大明,旱灾洪灾不断,外乱内祸不绝,真的是风雨飘摇!
千疮百孔,彻底没救!
在可能的情况下,除掉几个汉奸尽人事,也不枉穿越一场!
剿灭叛贼种事情,还是少掺合为妙!
保持低调,明哲保身,永远不会错!
殿上的各个大臣,哪个不是如此?
真该向他们学习!
真该向他们看齐!
必须的!
……
这几日,王立整日守着火炉。
然而,大殿上发生的事,以及众臣的奏书,全都了如指掌!
后世的史学家说,崇祯时期的大明已经烂透了,这话果然不假!
山东的叛乱愈演愈烈,众臣商议的不是清剿或招抚,而是整日打嘴炮!
每一次的上朝,朱由检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东厂和西厂暂时“退居二线”,众臣或许找不到攻击目标,竟然分成了两派!
让王立哭笑不得的是,连日嘴炮的焦点,竟然是“是否捉拿孙元化”!
不得不佩服,这群大臣真的是脑洞大开!
孙元化被孔有德擒于登州城中,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怎么处理孙元化,朝臣们竟然连续争吵好几日!
争得头破血流!
如果拨开云雾,静心细想,就会发现:争吵的本质,其实是温体仁与周延儒之争!
周延儒,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当前的内阁首辅!
温体仁跟唐世济一样,都是浙江乌程人;
从地域上来说,周延儒和温体仁都是东林党!
或许是长期处于中立状态,就算眼里容不下沙子的魏忠贤,也没将这二人视为东林党!
他们是不是东林党,王立并不关心;
他们谁做内阁首辅,王立也不关心;
这些,跟西厂毫无关系!
但是,他们打嘴炮也就罢了,竟然扯上了孙承宗!
这样一来,王立就不能淡定了!
孙承宗这老头,跟他打过交道,对他的印象挺好!
务实,肯干,清廉,有战略眼光!
而且,镇得住祖大寿与何可纲!
这两人,也打心底里服他!
只要朝廷不欠军饷,不扯后腿,只要孙承宗一直经营辽东,皇太极不会有好日子过!
然而,朝中那帮满嘴喷粪的废物,竟然以“指挥不当,致使关宁军损失五千战马”为由,誓要搞死孙承宗!
很明显,周延儒被温体仁针对了!
温体仁想搞周延儒,肯定要扯上孙元化、孙承宗和余大成!
在王立看来,孙元化和余大成二人,坐视叛军壮大,死不足惜!
温体仁和周延儒,都不是什么好鸟!
你们拼个你死我活,与自己毫不相干!
但,孙承宗不能死!
这老头,真的挺可爱!
有他在辽东拖着皇太极,自己还能多捞几年!
什么?
周延儒想见我?
我去!
上次,因为教坊司妓女的事,被他和温体仁摆了一道!
好家伙!
我还没找你的麻烦,竟敢主动上门送死?
内阁首辅又如何?
不认识!
那个谁,关门,放狗!


  (https://www.skjwx.cc/a/57973/57973585/59998055.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