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穿越明朝假太监 > 第106章:大凌河之围

第106章:大凌河之围


  孙承宗和袁崇焕打造的关锦防线,王立早就研究过。
这两人经营辽东之时,都是采取“稳步防守、步步蚕食”的战略。
依托燕山山脉与大海之间的狭长地带,先是死守山海关,进军宁远;
然后,死守宁远,进军锦州;
眼下,锦州城固若金汤,自然要进军大凌河;
等到筑好大凌河的城墙,只要粮草充足,在城上大炮的威慑下,几千明军就能固守此处;
这样一来,关锦防线多了一道屏障,战线也推进至辽河平原;
接下来,只要兵力充足,只要有足够的骑兵和大炮,关宁军夺回西平堡与沈阳,就是时间问题了。
因此,皇太极就算拼尽棺材本,也不能让明军在大凌河立足!
其实,大凌河城的修筑,已经是第三次了!
前两次,是在袁崇焕的主持下修筑。
可惜的是,明军兵力羸弱,八旗兵太过强悍,战线太过突前!
那两次的修筑,都没成功!
此时,皇太极围困大凌河,曹文诏急着前去救援,除了想立功,还想报答孙承宗的知遇之恩。
但是,他不得不听王立的调遣!
在他没有收到诏令,擅自撤离陕西的那一刻,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只能依附于王立!
曹文诏能确定的是,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因为,祖大寿敢于违抗君命,王立也敢!
他收到诏令,慢条斯理地等了一个多月!
朱由检不仅没有怪罪,反而给予升赏!
此时的大明,除了祖大寿与王立,谁能这么牛?
当然,做王立的部曲,肯定胜过跟随祖大寿!
至少,不愁粮草军饷和装备护甲!
真的不愁!
跟随王立的半年多时间,自己所得的银子,比过去十年的总和还要多!
而且,“铁甲锦衣卫”每杀一个八旗兵,杀敌的士卒可得赏银五十两!
各级将领与杀敌的士卒,还能自约比例,再分另外的五十两!
伤退或阵亡的士卒,必有三百至八百两不等的抚恤!
不论如何,士卒家中的父母妻儿,可保衣食无忧!
如此精良的装备,如此优厚的待遇,军士如何不效死命?
此刻,屯于锦州与大凌河之间的八旗兵,就像两万个金娃娃!
让人眼睛发直,口水直流!
可以预见的是,这“铁甲锦衣卫”遇上八旗兵,必会玩命似的往前冲!
都想着立功受赏,没人会怕死!
而且,有铁甲护身,哪那么容易死?
此时此刻,曹文诏急着去取金娃娃,王立却有自己的小九九!
他从没想过谋朝篡位,却不得不给自己留条后路!
只要有了这骑兵,就能跟祖大寿一样嚣张!
朱由检,就不敢轻动自己!
当然,玩重装骑兵,太特么烧钱了!
若是一不小心被打没了,几百万的银子,就全部打水漂了!
还没了保命的护身符!
要想再组一支骑兵,恐怕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而且,那些士卒,一个个的全都口水直流!
这架势,实在吓人!
若他们真的冲上去,真把两万八旗兵给灭了,光是赏钱就要发四百万两!
再加上阵亡和伤者的抚恤,那不得七八百万?
这几年提着脑袋赚来的身家,几乎去了四分之一!
能不肉疼?
所以嘛,明知皇太极在围点打援,何必往他的枪口上撞?
“曹总兵,速带兵马进驻锦州城,协助孙阁老守住此城!
没西厂的命令,必须坚守城中,切不可出城交战!”
“喏!”
……
曹文诏领兵先行,王立却慢悠悠地往山海关进发。
哦,差点忘了,粮草的供给必须得到保障!
现在的曹文诏,已经不属于关宁军了!
孙承宗那老头,不会让他饿肚子吧?
嗯,应该不会!
这老头,很有大局观,不会那么小气!
再说了,曹文诏是吃户部的粮食,又不是吃他孙老头的私粮!
大凌河,大凌河!
对了,差点把皮岛给忘了!
此刻,皇太极的主力在大凌河!
若是皮岛的毛承禄,趁机偷袭沈阳……
“厂公,没指望了!”宋哲摇摇头,无奈苦笑:“当年,毛总兵还在的时候,还能镇住皮岛上那兵痞;
毛总兵一去,皮岛全乱套了!
可以确定的是,毛有杰和毛永诗,已经投奔了登莱巡抚孙元化;
皮岛上,估计没什么人了!”
“毛……毛有杰?”王立眉头紧锁,宋哲赶紧改了口:“毛永诗的本名是孔有德,毛有杰的本名是耿仲明!”
啊?
呵!
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俩狗汉奸,总算找到你了!
看我不弄死你!
登莱,登莱,登州城……
我去,不就是山东半岛的蓬莱那一段嘛!
登莱巡抚,好像,不归蓟辽督师孙老头的管辖!
要让登州城的孙元化出兵大凌河,应该需要兵部的敕令!
这会儿的兵部尚书,好像是梁廷栋!
对,就是他!
在他之前的申用懋,被革职查办了!
“来人,速将大凌河之军情报给万岁爷!
就说……就说“铁甲锦衣卫”正在全速救援,奈何建奴有十万之众,急需各路守军出兵援助!”
哼!
孔有德,耿仲明!
你个小样,这次死定了!
……
宁远城。
大凌河的情报陆续传来,跟王立料想的一模一样:皇太极确实是围点打援!
他惧怕明军的大炮,从未攻打大凌河!
而是,仗着自己强悍的骑兵,在大凌河城的四周,挖了一圈壕沟,再以骑兵守在壕沟之外!
这样的“围点”,就算明军暂时击退了八旗兵,援兵和粮草也很难送进去!
而大凌河城中的祖大寿,麾下只有一万兵马,很难突围出去!
并且,城中还有两万多修筑城池的百姓!
每日的粮草消耗极大!
最要命的是,大凌河的位置太过前突!
从山海关方向运来粮草,路途遥远,极为不便!
城中现有之存粮,最多只够十日所需!
直到现在,八旗兵已经围城七日之久!
如果再不救援,大凌河迟早被攻陷!
如果派兵救援,皇太极正好求之不得!
因为,八旗兵不善攻城,却善野战!
皇太极的围点打援,正是扬长避短的绝佳计策!
“厂公,大凌河被围之后,锦州与松山的守军第一时间前去救援,却被建奴轻易击退!
目前,我四万大军正在集结,不日就将开赴大凌河!”
看看王立,孙承宗欲言又止。
他很不喜欢军中的太监监军,却又无力反对。
眼下,一万铁骑正在锦州!
如果精心策划,步骑兵紧密配合,城中的祖大寿再及时杀出,击退八旗兵的可能非常大!
但,这支骑兵,是身披铁甲的“锦衣卫”!
别说是蓟辽督师的孙承宗,就连兵部尚书梁廷栋,也无权调遣!
孙承宗有着借用“铁甲锦衣卫”的心思,王立自然知道,却故意装作不知,云淡风轻地笑道:
“我此次前来,只是帮忙修筑大凌河,并非监军!
不会插手军中事务,也不会向万岁爷随意上奏!
所以,军中之事无需向我透露!
还请孙阁老不要有任何顾虑,速速调集兵马,速解大凌河之围!”
这样的话,孙承宗自然不相信。
咬咬牙,正想提借兵之事,王立却大步离开。
不多时,便有侍卫来报:“孙督师,厂公引着十余骑出了东门,往锦州去了!”
“罢了!按原计划而行!
令张总兵和宋总兵集结兵马,准备战车,尽快救援大凌河!”
……
王立,确实去了锦州!
其目的,自然是盯着曹文诏,不让他随意出城!
因为,在锦州城与大凌河之间,有阿济格的两万骑兵!
四十里外的大凌河,另外还有皇太极的四万骑兵!
如果全力冲锋,最多一个小时就能杀到!
所以,如果曹文诏贸然杀出,不是以一敌二的问题!
一不小心,就要全军覆没!
而且,兵部已经发出敕令,要求登莱巡抚孙元化,务必听从孙承宗的调遣!
此时,登州城是否派出了援兵,孔有德与耿仲明是否在援军之中,还是未知之数!
若是错过这次的绝好机会,想要做掉这俩汉奸,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当然,自己被派来督造大凌河,若是丢了城池或损兵折将,也不太好交待!
不好交待,就不必交待!
大不了,带着自己的骑兵跑路!
只要有银子,曹文诏和麾下的士卒,必会义无反顾地跟着自己!
所以,没什么可怕的!
不过嘛,这是最坏的打算!
在对己方有利的情况下,在伤亡数量可以控制的情况下,“铁甲锦衣卫”还是可以出击的!
若能击败皇太极,或者侥幸灭了他,就算朝廷没有封赏,也能多捞几年嘛!
这年头,一切都是假的!
只有白花花的银子,才是真的!
“呃……锦州城有多少兵马?城中守将是谁?”
“厂公:据曹总兵和孙阁老所说,锦州城还剩四千步卒,粮草充足;
城中守将,乃是右佥都御使、宁远巡抚丘禾嘉!
此人虽是文举出身,却喜好谈兵,还参加过平定安邦彦的叛乱;
马世龙任顺天总兵时,丘禾嘉做过他的监军;
在孙阁老收复关内四城的战斗中,丘禾嘉身中两箭仍顽强冲杀,被万岁爷赐了块“帝倚长城”之金匾!
只不过,听说……丘禾嘉与孙承宗和祖大寿多有不睦……”
说到这里,看到王立挥手示意,宋哲赶紧闭了嘴。
此时的王立,似乎想起了什么!
在他看过的一个纪录片中,山海关护城有功的明军将领雕像中,好像就有丘禾嘉!
却没有袁崇焕!
应该,没有记错!
这么说来,丘禾嘉这人应该很牛!
“这个宁远巡抚丘禾嘉,大约多大年纪?”
“这个……不太清楚!看起来,大概有六十多吧!”
我去!
已经六十多了?
还能饭否?
王立心头一急,差点喷了!
历史上,自己略知的几个明军将领,怎就没一个靠谱的?
听说洪承畴很能打,可惜成了二臣!
孙承宗雄才大略,可惜年近古稀!
丘禾嘉有雕像,应该是个英雄,怎么也六十多了?
稍稍年轻的袁崇焕,没落个好下场!
更年轻的吴三桂,屡战屡败,最终开关降清!
呃,他再也没机会开关投降,就不提他了!
唉!
朱这孩子,真够苦逼的!
没钱赈灾也就罢了,遇到内外敌寇,竟然没有精兵强将!
没人可帮他力挽狂澜!
难怪他的大明要亡!


  (https://www.skjwx.cc/a/57973/57973585/60035815.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