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她又来听我的讲座了 > 第1章 第一章

第1章 第一章


午后,炽烈的阳光晒的人睁不开眼。谢梨环顾周遭,稀稀拉拉几棵小树苗还没她人高,连个遮阳的地方都没有。

        第一次来的时候,村口还是光秃秃的一片,像个小广场,这几棵树是新支书上任后组织村民们种的,等过个三五年她再回来,应该就能长大了。

        摩托车的引擎声在身后响起,谢梨回头,就见穿着黑色冲锋衣的男人正骑着他那辆黑色小摩托朝这边过来。

        “二哥……”谢梨冲戴着头盔的男人招手,热情地打招呼。

        摩托车停在她身边,男人不仅戴了头盔还戴了墨镜,只露出挺直的鼻梁,淡色的薄唇和轮廓完美的下颌线。

        他没应声,只是微微低头,似乎是透过墨镜与她对视。

        “二哥,你去哪儿?”谢梨一口一个“二哥”叫得特别甜。

        “镇上,买酒。”季二哥向来惜字如金。

        “能顺道带我一程吗?我去镇上拿快递,我导师给我寄的书。”林家村的小卖部有菜鸟驿站,但不是所有的快递都能放这儿,也不知道导师给她寄的什么快递,人家给她放到了镇上的快递点,让她自取。

        “单号发我,我帮你拿。”

        “哎……”

        谢梨连声谢都没来得及说,黑色摩托已经呼啸而去,留下一片扬尘。

        不用去镇上,谢梨正好回屋改论文,她美滋滋地一边往回走,一边把快递单号和取件码发给季二哥。

        季二哥的微信头像是他家那只叫坨坨的拉布拉多,狗子坐在树下,一脸严肃地盯着屏幕,又帅气又威风。

        如果没有被它追着满院子跑的经历,谢梨一定很喜欢这只狗,但是现在,敬而远之……

        也是因为这点,她没能住进季家装修豪华的小别墅,而是直接跟报导人林翠萍大姐住在了一起。

        林翠萍是村里的妇联主任,家里每天都有客人来,这对谢梨来说有好有坏,好的是可以通过村民们的聊天,收集更多的信息,坏处是村民们也很好奇她的身份,访谈总是变成没完没了的闲聊。

        “梨子怎么回来了?不是说要去镇上拿快递么?”谢梨一进家门,客厅里坐着的几个女人就看了过来,林翠萍笑着问。

        “季二哥也要去镇上,顺道帮我拿了。”谢梨给自己倒了杯水,咕咚咕咚灌了两口,每次来林家村,她都会严重缺水。

        “季老二对你真好。梨子舍不得回去了吧,读那博士有啥意思,留下来算了。”说话的是吴嫂子,自从谢梨这次来,她就致力于撮合谢梨和季二哥。

        谢梨直博后就在做林家村的课题,跟村里的人都很熟了,现在就是后悔一开始没撒个谎,说自己有男朋友。每次来都有人给她介绍对象,村里年纪相仿的未婚小伙都被拉来跟她配过对儿,有的小伙本人还当了真,做出要追求谢梨的架势。

        好在谢梨每次来最多住两周,对方根本没什么机会展开行动,等下次她来,对方要么出去打工,要么有了对象。

        在谢梨眼中,季二哥不过是这众多小伙中的一员。“回去还是要回去的,我好不容易熬到毕业,这时候放弃我导非打死我。”

        “那就领了毕业证再回来找季老二。”吴嫂子道:“听说季老二也是高材生,你俩还有共同话题。”

        季二哥平时少言寡语,谢梨虽然经常坐他摩托车,但是俩人的交流十分有限,至今谢梨都不知道这人在哪儿读书工作。

        只听村里其他人说,他是年后回来的,说是身体不好,回来养病,就住在表哥林学文家里。

        谢梨年后过来的时候他身体似乎已经恢复了,经常骑着小摩托帮村里的人送点东西。顺路的话就会带谢梨一程。

        “唉,你别乱点鸳鸯谱了,我听他表嫂说,季老二过几天也要回城里去呢。”林翠萍道:“三十多岁的人了,一直住在表哥家算怎么回事儿。”

        “这季老二,也不知道在城里究竟做什么工作,那年来住俩月也是说身体不好,咱们这儿也不是长寿之乡,他怎么生病了老来这儿疗养?”另一位大婶好奇。

        “反正不是什么清闲工作,你看他这次回来,瘦成什么样了,我侄子在工地搬水泥也没成这样。”林翠萍道:“上次回来更夸张,皮肤都晒伤了,养了两个月才好。”

        “都高材生了,工作咋还这么辛苦呢。”吴嫂子看向谢梨,“梨子也是,这么漂亮又这么有学问,在城里啥工作找不上,非要读个博士到乡下做什么田野调查。逢年过节都不能回家。你爸妈也不心疼?”

        谢梨的博士论文和农村宗族祖先崇拜有关,每年春节、清明、中秋、冬至会来林家村观察祭祀仪式,住一周左右。

        每逢佳节倍思亲,她却每次都不能回家过节。村里人仅凭这点,就体会到了人类学工作者的不易,更不用说谢梨刚来那几次的各种不适应,村里好心的大爷大妈叔叔婶婶都特别心疼她。

        “我爸妈一开始也舍不得,后来就无所谓了。”谢梨笑得没心没肺,“估计我今年回家过中秋我爸妈还不习惯呢。”

        如果不出意外,这是她最后一次因为论文课题来林家村,一周后她就会回平城参加答辩,这个研究了五年的课题也将画上句号。

        林翠萍他们已经开始舍不得她,早就说好了中秋要给她寄月饼,过年要给她寄花馍。

        谢梨跟几人聊了会儿,就上楼修改论文去了,她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遍修改了,她导师总是能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前两天又发邮件说有本刚出版的人类学专著可以参考参考,还特别贴心地把书给她寄了过来。

        这次回去论文就要送审,也来不及加太多东西。

        看专著的名字,有关祖先信仰仪式祭品的研究,这么细节的研究估计就是个小册子,等她拿到书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这么厚!”谢梨拿着那本书甸了甸,厚度超乎想象,震惊地瞪圆了一双杏眼。

        季二哥墨镜都没摘,对她的震惊一点兴趣都没有,“走了。”

        “谢谢季二哥。”谢梨露出个笑,甜甜的道谢。

        话音未落,男人已经重新上了小摩托跑了。

        谢梨神色凝重地拆开快递包装,拿着书回到房间,习惯性翻开封皮,看作者简介。

        季晨河,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

        就这?

        她导师明明说这本书的作者履历优秀,田野经验丰富,文献功底扎实,是非常有真才实学的人类学学者。

        她导师也是个惜字如金的人,能让她用这么多字夸的,一般都是圈内数一数二的大牛,一个普普通通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能得此殊荣,那一定是有两把刷子。

        谢梨给书拍了张照片,发给导师:“徐老师,书收到了,我今晚就看。”

        吃过了晚饭,她才收到老师的回复。

        柚子:“好,仔细读读,对你论文第四章第三节应该有所帮助。”

        为了一节很小的内容,要在短短几天再读四五十万字的参考文献,谢梨抱怨归抱怨,但因为她导师的一再安利,胃口不由被吊了起来,打算熬个通宵拜读拜读。

        村里人睡得早,过了十点,楼下的电视声就没了,各家各户陆陆续续熄了灯。只有谢梨房中的灯时常亮到深夜。

        凌晨两点,谢梨合上书,揉了揉眼睛,为什么会有这么有用又这么无聊的书,她上次产生这种想法还是读黑格尔。

        她读人类学相关的书很少有这种“啃不下去”的体验,这是第一次。

        书里的材料实在是太多了,列举祭品的时候像是在列菜单,有的长达好几页,谢梨刚开始还注意看,后来直接跳读,大段的分析更加晦涩,中间不仅穿插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的知识,还有烹饪技术和食品健康,这完全是谢梨的知识盲区,她只能跳过,跳着跳着就到了最后一章。

        以谢梨的经验,最后一章一般是干货,于是她打算等明天清醒一点再看。

        匆匆洗漱后倒在床上,满脑子都是各种祭品清单。

        拿起手机打算听点白噪音,却看到一条未读消息,来自季二哥。

        季二哥:“早点睡。”

        谢梨:???

        季二哥是喝了假酒,手抖发错了吧。

        谢梨没回,免得季二哥明早酒醒了更尴尬。再说这会儿已经过了两点,人家估计早就睡了。

        季二哥此时并没睡,他正坐在书桌前看书,看得也是那本砖头一样厚的“祭品研究”,资料翔实,逻辑严谨,是他回国以后出版的最满意的著作。

        第三章第三节有两页涉及西北地区农村祖先崇拜的内容,她应该很感兴趣。

        也不知道有没有看到这里,听她导师说,她读到喜欢的书,就会废寝忘食。

        明媚动人的笑脸出现在脑海,男人有些走神,半晌目光才重新落回书页上,

        突然,幽深的瞳孔收缩,按在书上的修长手指紧张地曲了起来

        就在她最有可能感兴趣的这一页,居然有一个错!别!字!


  (https://www.skjwx.cc/a/68516/68516327/10573170.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