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三国开局吊打关二爷 > 第223章 贾诩论势(第4更)

第223章 贾诩论势(第4更)


  华雄一边手指轻敲桌案,一边开口问道:“诸位,依你们看,接下来我军应该如何行动?”
  张绣扫了一眼众人,见他们没有先开口的意思,便出列回道:“主公,我军这次只带来了五万兵马,  与曹操十万大军比起来却是少了挺多。”
  “不过,曹军有不少人马四散劫掠,留在郯城外的曹军也不过七万之数。”
  “依属下之见,我军兵精将勇,士气正盛,完全可以直接杀向郯城外的曹军大营。”
  “只要一战大败曹军主力,  那徐州之困便可迎刃而解了。”
  张绣的话说完后,  众人交头接耳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徐荣、甘宁、太史慈、马岱等将认同张绣的观点,  觉得应该趁着曹军四散劫掠的机会,寻求曹军主力决战。
  杨修、董昭则持反对意见,在他们看来,曹军主力战力不低,晋军与之决战并不一定能一战而胜。
  如果在决战中晋军没有速战速胜,那晋军就会有大麻烦,因为这时候四散劫掠的曹军必定会从四面八方合围过来。
  华雄见讨论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便将视线投到一直闭目养神的贾诩身上:“贾军师,你对此有何看法?”
  贾诩听到华雄的询问,睿眼徐徐睁开,回道:“主公,我军在选择进军策略前,先得确定此次徐州之行要达成的目标。”
  不等华雄接口,张绣已出声反问道:“贾军师,我军此行的目标不是解徐州之围么?”
  贾诩先是点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
  张绣心中不解,继续问道:“贾军师既点头又摇头,  这是何意?”
  贾诩笑着解释道:“帮陶谦解徐州之围是我军此行众多目标中的一个,但并不是主要目标。”
  张绣若有所思地问道:“除了解徐州之围,  还有哪些目标?”
  贾诩捋了捋髭须,细细解释道:“曹操是主公的主要对手,他要拿下徐州增强实力,主公就要设法阻止破坏,这是其一。”
  “其二,徐州勾连青兖豫扬四州,人口众多,经济富庶,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曹操需要拿下徐州来增强实力,我军同样需要。”
  “主公要想一统中原,徐州便是迈不开的坎,说句不太妥当的话,即便曹操不对徐州出手,我军也要找机会出手。”
  张绣听了贾诩的解读,当即恍然大悟,在向贾诩表达质疑的歉意后,  又重新站回队列。
  华雄对于贾诩的观点是非常认同的,  出兵徐州,  帮陶谦只是其次,顺势拿下徐州才是根本。
  华雄向贾诩点头表示认可后,继续问道:“贾军师,依你刚才的分析,接下来我军应该如何行动?”
  贾诩对此已有思量,直接回道:“主公,既然我军的最终目标是拿下徐州,那我们就不能一股脑杀往郯城。”
  华雄笑问道:“贾军师的意思是,我军可以分兵夺取曹军占据的彭城、下邳、广陵三郡?”
  “不错!”贾诩点头道:“彭城、下邳、广陵三郡如果在陶谦手里,我们还不好直接出手,可在曹军手里夺取的时候就没那么多顾忌了。”
  华雄先是点点头,然后提出了自己的顾虑:“陶谦在郯城可能支撑不了多久,我军主力还是需要尽快赶往郯城的,如此一来,我军能用在彭城、下邳、广陵三郡的兵马就很有限了。”
  “主公可是担心分兵少不是三郡曹军的对手?”
  “不错,三郡曹军足有三万,我军分兵少了不是他们的对手,分兵多了,前往郯城的主力又可能敌不过郯城的曹军主力。”
  “主公无需担忧,我军只需分兵一两万就可以横扫三郡的曹军。”
  “只需一两万?这数量不够吧?”
  “我军在三郡并非是孤军作战的。”
  “你的意思是说,当地百姓会配合我军对付曹军?”
  “不错,曹军在三郡施暴,当地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我军如果分兵对付三郡的曹军,当地百姓必定会出手相助。”
  “这么说来,我军确实只需分兵一两万就够了。”
  大的方向确定后,一众晋军文武都齐齐松了一口气。
  这时,华雄开始做出分兵安排:“张将军、甘将军、马将军何在?”
  “末将在!”张绣、甘宁、马岱三将齐齐出列。
  “我给你们每人五千骑兵,你们务必在一个月内,将三郡的曹军清理,你们可有信心办到?”
  “主公放心,末将必不负所托!”三将齐齐朗声相应。
  下邳郡,盱眙县地界,有一座坞堡名叫乌石,此时,这里战事正酣。
  “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
  随着投石车的轰鸣,一颗颗硕大的石弹砸在坞堡寨墙上,激射的土木碎片覆盖周边数十步,震落一大片护堡民兵。
  “杀!”
  大批战斗经验丰富的黑山兵抓住机会,嗷嗷直叫着冲了上去。
  “放箭,快放箭!”
  随着一声喝喊,坞堡寨墙上稀稀疏疏的弓箭手开始发起反击。
  一个守兵朝着不远处的族长喊道:“族长,黑山兵冲上来了,守不住了,我们撤吧!”
  林氏族长刀指向堡外,扯着嗓子大呼道:“林家儿郎们,黑山兵都是一群杀人不眨眼的畜生,我们的妻儿老小就在背后,我们就算全部战死也绝不能撤,大家随我杀啊,晋公很快就会派人过来救援了……”
  坞堡寨墙上,喊杀声震天动地。
  刀光似雪,剑光如雷,血溅得到处都是,两群人舍生忘死地厮杀在一起。
  此时,距离陶谦出让下邳郡给曹操已经接近两月,堡中百姓都知道陶谦麾下的徐州军不会前来救援。
  所以,他们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华雄身上,而不是陶谦。
  自三天前的淮陵议事起,张绣、甘宁、马岱各率一部骑兵开始清扫四处为祸的曹军黑山兵。
  作战准则是利用精锐斥候的侦查、掩饰,对五千以上的曹军提前避开,只对五千以下的曹军进行突袭。
  所获得的衣甲、兵刃等战利品,都廉价处理给当地的村落或坞堡,用意就是扶持当地百姓反抗曹军。
  虽然三支晋军骑兵每天能救的地方很有限,但这传递的信号便是‘晋公华雄正全力救援他们’。
  晋军骑兵给当地百姓留下的衣甲、兵刃,更是大大增强了当地百姓抵抗曹军的烈度。
  一时间,不仅是下邳郡百姓人人鼓舞,彭城、广陵两郡数十县都广传“晋公前来救援”“死有何惧,死也要拉曹军垫背”“晋公会为我们报仇”等口号。


  (https://www.skjwx.cc/a/73660/73660511/719315332.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