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三国开局吊打关二爷 > 第97章 甘宁第一,落子三州

第97章 甘宁第一,落子三州


  只听‘砰’的一声脆响,两道刀罡碰撞后在半空中崩碎。
  甘宁在罡气修炼上虽然胜过魏延,但优势并不大,两人通过罡气远程攻击数十个回合,谁也奈何不了谁,只是徒耗罡气。
  对战超过三十回合后,两人由远程的罡气交锋转为近身的兵器对碰。
  甘宁舞起大刀对着魏延脑袋猛地一砍,魏延急闪避过,反手一刀横切,逼得甘宁拧刀拦挡。
  只听‘铛’的一声暴响,浩大的暗劲透过兵器渗入两人身体,震得他们胸口血气翻滚。
  与此同时,巨大的反震之力也震得他们连人带马后退,其中甘宁后退了三步,魏延则退后了五步左右。
  魏延虽然落入下风,但不愿就此认输,很快又和甘宁近战交锋起来。
  两人又是缠斗了五十余回合,甘宁越打越勇,刀式越出越快,直将魏延压得落入下风。
  蓦然间,甘宁一刀劈空竟是露出了破绽。
  魏延察觉到后,连忙挥刀砍去。
  哪知甘宁竟是不惊反喜,原来这破绽却是甘宁故意露出来的。
  甘宁侧身灵敏躲过魏延这势在必得的一刀,然后反手一刀横切向魏延的胸口。
  魏延神色一惊,连忙侧身躲闪,下一刻便看到甘宁的大刀停在了他的喉咙前。
  胜负已分,魏延也不是输不起之人,他扔下兵器,对甘宁拱手一礼:“甘兄武艺高强,我输得心服口服!”
  甘宁拱手回了一礼:“魏兄的武艺也不赖,我只是侥幸略胜一筹而已!”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知己之感蓦然间在心头生出。
  随着甘宁和魏延的战斗结束,这次的演武大会圆满落幕。
  华雄对甘宁、魏延、张麒、张麟、杨斌、龙云六人的比武十分满意,在给出一番赞赏后,华雄开始给众人封官。
  华雄封甘宁为锦帆校尉,准许他组建锦帆营,兵员额度为一千,归入近卫军。
  华雄封魏延为振威校尉,准许他组建振威营,兵员额度为一千,归入近卫军。
  华雄又封张麒、杨斌为军司马,封张麟、龙云为都尉,都调入近卫军。
  其余表现出色者,也都赐予军职。
  经过这段时间的人才补充,太尉府的人才底蕴大幅提升,已有能力实施庞统之前提出的派遣人员进驻青州、豫州、扬州的计划。
  在征询太尉府高层意见之后,华雄上奏汉献帝,封薛礼为扬州刺史,庞统为扬州长史,一人掌军,一人主政。
  薛礼武艺高强,又极善领兵,有能力坐镇一方。
  历史上,薛礼为大唐领兵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
  庞统出身荆州世家,熟悉江南情况,加上智谋出众,辅佐薛礼可以遏制孙策与周瑜组合。
  豫州的话,华雄上奏汉献帝,封董越为豫州刺史,陈宫为豫州长史,一人掌军,一人主政。
  豫州黄巾残部众多,但都不够强势,董越武艺虽然一般,但足够稳重,加上陈宫既董军略,又善治政,有他们入主豫州,有机会将豫州掌控在手。
  青州的话,华雄上奏汉献帝,封张辽为青州刺史,钟繇为青州长史。
  张辽武艺高强,领兵能力突出,历史上,张辽作为主将坐镇合肥防备江东,以少胜多大败孙权,战绩可谓是极为突出。
  钟繇出身颍川钟氏,虽然是举孝廉为官,但既通军事,又懂治政,是个坐镇一方的合适人选,有他配合张辽,应该可以平定青州黄巾,将青州掌控在手。
  为了让这三对组合能够快速稳定局势,华雄安排薛礼、董越、张辽等将率领本部兵马前去赴任,同行的还有一些在政事堂集训数个月的学员。
  华雄处理完人才选拔的事情以及在青、豫、扬三州布下棋子后,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屯田一事上。
  民以食为天,粮食既关系到民生,也关系到华军的战争潜力。
  以朝廷和太尉府现在的存粮情况,华雄莫说对外征战了,就连养兵都很困难。
  不过,这样的困境不会一直存在,等屯田之后的第一个秋收到来,华雄就有底气对外扩张了。
  七月二日,华雄在李儒、贾诩、荀彧、张绣、甘宁、魏延等文武的陪同下,到长安城外视察屯田的施展情况。
  来到一处新建的由流民组成的村落后,有流民认出了华雄,一边向华雄靠拢,一边吆喝道:“太尉大人在这里,大家快过来,我们给太尉大人跪下磕头!”
  只片刻功夫,数千流民便聚集到了华雄身边,他们虔诚地朝华雄跪下,每一次叩头力度都极大,整个大地都仿佛要被他们叩破。
  华雄看到此情此景,心中涌现浓浓的满足与自豪。
  穿越后的好长一段时间,华雄除了思考如何在汉末乱世活下去,便是臆想如何带着麾下文武一统天下,开创盛世皇朝。
  可今天看到的这一幕让华雄明白了,除了追求雄图霸业外,尽可能地为普通百姓谋福祉,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华雄努力平复下激荡的心情,一边搀扶靠得最近的老人,一边朗声开口道:“诸位父老乡亲无须多礼,快快请起!”
  “本太尉既然执掌关中之地,那就该为诸位父老乡亲的生计考虑。”
  “你们如果真的心存感激,那就辛勤劳作,打理好自己的田地,这便是对本太尉最好的回报!”
  华雄中气十足,洪亮的声音在四周传开,流民们立马骚动起来。
  大部分流民仍旧在磕头,不过,一些流民若有所思,缓缓起身回应:“诸位,太尉大人对我们的大恩只凭三跪九叩还不够。”
  “换句话说,太尉大人真正需要的不是我们连连跪拜叩谢,而是我们辛勤劳作,打理好太尉府分配给我们的田地!”
  “我们是太尉大人辖下之民,我们将地种好了,就能为太尉府,为太尉大人提供更多的粮饷,这才对太尉大人有些许帮助。”
  知恩图报!
  这是大部分古代百姓心中有着的美德。
  在不知如何报答华雄的情况下,他们心怀感恩之心,便将这份报答化作了真诚的叩谢。
  现在,华雄和部分聪明人告诉他们,要想真正报答华雄便种好太尉府分配好的田地。
  有了报恩的目标,他们便不再一味叩拜,渐渐站起身来,暗暗告诉自己:好好种粮来报答太尉大人的恩情。


  (https://www.skjwx.cc/a/73660/73660511/723279079.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