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重生在返城前 > 第28章 安顿

第28章 安顿


第28章

        刚才铺到床上的被子被单包括枕头都是从家里带来的,学校发的和买的唐青婉还没动,这些最好是洗一下再晒一晒,她现在没有空闲。

        趁着石夏天睡觉的功夫,唐青婉抓紧时间整理行囊,大包小包一个个拆开,她的柜子很快就塞满了,剩下一些石泉生父女俩当季要穿的衣服鞋袜挪到小背包里,山珍特产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有机会让石泉生拿去送给徐虎、夏俊等人。

        当初准备这些唐青婉是打算送给上辈子相熟的几位药房师傅和同事,可现在他们本该不认识,她也不好贸贸然上门。

        唐青婉知道石泉生以为她是给唐家准备的,他并不知道上辈子发生过怎样的事,不知道这辈子她无论如何都不会主动回那个家。

        反正都是干货,还能留存不少时间,要是不方便送出去,大不了以后他们有地方了住了自己煮来吃掉,或者送给本地的同学,想着唐青婉便将剩下的一部分塞回到包裹里。

        中药材是在家就清点分包装好的,现在也不适合拆开,唐青婉只是将面上几层包装打开,装进背包锁在床下书桌柜里。

        一番收拾,唐青婉看着手表已经晚上七点半了,之前和石泉生约好这个点他带饭过来。

        天已经黑了,男同志肯定不能再进来,唐青婉爬上床去看这石夏天睡得正香,便麻烦室友看着点,她去宿舍门口拿饭。

        石泉生已经将这学校里里外外摸熟,这附近吃的喝的住的心中大致有数了,他还看到校外不远处的街上有家国营药店。

        药店里有不少坐诊的医生,大多医生都是针灸治病,而货架上的药品主要是西药,中成药也占一部分,中药饮片比较少,比较名贵的中草药就更少了,都锁在柜子里。

        不过他发现有不少营养滋补类药品,现在人的生活条件慢慢有了些改善,特别是申城这种走在前列的城市,在能填饱肚子后有了一些更高质量的追求,想来慢慢的滋补类的贵细中药也会多起来,毕竟国人祖先几千年的积累流传下来的经验知识。

        从药店出来后他还看到邮局,不过没进去,一路还看到不少光明正大摆摊卖饭菜的个体户。

        听说是这两年回城的知青太多了,各种病退的、事退的、多子女下乡可以选一个回城的等等,这一批知青回城是没有工作岗位的,给政府带来了很大的安置压力,申城为了缓解这些就业压力,鼓励一些回城知青进行个体经营,石泉生虽然不是回城知青,可总归是政策宽松了,他总能找到路子。

        快到约定的时间石泉生就赶紧回来了,到学校食堂打饭。

        他之前已经在外面看过了,这食堂不止比外面便宜很多,甚至比老家市里还便宜。

        最贵的土豆炖牛肉三毛五分钱一份,在老家很难买到牛肉,石泉生便买了二份,食堂毕竟不是饭店,分量没那么足,不过相对而言还是很便宜。

        然后要了两样一毛钱一份的素菜,两样带肉的半荤,三分五两的米饭,将他带出来的几个铝制饭盒装的满满的,一共才花了两块多钱,饭盒是老家带出来的,原本装着各种点心,路上都吃完了。

        其实还有更便宜的高粱米饭,可他自己这些年都吃的少了,石夏天更是从来没吃过,这两天

        又是离家又是奔波,石泉生宁愿多花了一倍的钱也想让她们母女吃顿好的。

        石泉生面嫩,是典型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身材,单纯站着,没人能将他同常年游走深山老林的猎人联系起来,他走在朝气蓬勃的大学校园里一点不显违和。

        唐青婉从宿舍出来就看到静静站在那里的石泉生,没有任何疲惫、不耐的表情,就静静站在那里,似乎不管处在怎样的环境,遇到怎样的变故,他都游刃有余、安之若素。

        就这样看着那个人让唐青婉有些不安的心都渐渐平稳下来了。

        说实话,她从山里出来回到这大申城中,心里很不踏实。

        才两天时间,特别是石泉生离开她的视线后,面对陌生的室友和人群,她想家了,想那个大山里的宁静安逸的家。

        “脸色不是很好,头还晕吗?”石泉生没晕过车,但他坐过那么多趟的车,见过很多晕车的人,明白这晕车真的很让人难受。

        唐青婉摇摇头:“大概是有点累了,晚上好好睡一觉,明天应该就好了。甜甜也是,她下午就睡了,还没醒,我让室友帮忙看着。”

        听了唐青婉的话,石泉生朝她们的宿舍门望了一眼,看灯亮着也放心了:“她今晚在宿舍睡行吗?不方便我就去订一间房,我看了学校门口就有招待所。”

        “今晚肯定没问题,宿舍今晚只有两位同学,都挺好相处的,甜甜一向乖,也不闹人。明天大概都会过来,到时候肯定不能将她继续留在宿舍。”一个宿舍八人住肯定很挤,舍友再好相处也不能得寸进尺。

        “不过不管她在不在宿舍睡,你也得去订一间房啊,你还要睡呢。”

        石泉生听了笑了笑,他一个人就无所谓,哪里都能将就一下。想当年他进深山时常连着一二十天都不出来,晴天睡树上,下雨了就找个山洞。

        因为石夏天还在睡,两人便也不急着吃饭,站在那里就今天石泉生在外所见所闻聊了起来,唐青婉其实对这一片还算了解,能想到的都同石泉生说了。

        突然石泉生听到一声呼叫:“好像是你们那间宿舍。”

        话音刚落,唐青婉已经转身往回跑了。

        宿舍就两个同学加上甜甜,无缘无故叫得那么大声,肯定是出事了。

        唐青婉跑到宿舍,只见童小雨站在她自己床边一本书还扔在脚边,石夏天在她对面光着脚一脸懵懂站着。

        那声喊叫很明显是童小雨发出来的,唐青婉顾不上问出了什么事,跑过去抱起石夏天放在椅子上让她穿鞋,然后才转过身看向童小雨:

        “怎么了,小雨同学?”

        按理说甜甜一向懂事,不会淘气得让人生气到大喊大叫。

        受唐青婉所托看护小孩的童小雨此时还一脸惊魂未定:“她……她吓死我了。”

        还是坐在床上的柳卿音解释道:“你闺女睡醒后,童小雨本来准备去扶她下来,哪想她直接从床上蹦下来了。”

        那可是在上铺,还有围栏,头上是屋顶,柳卿音都不知道那孩子怎么做到头不碰屋顶脚不碰栏杆蹦下来的,关键是她跳下来后像没事人一样,脚不疼吗?腿不疼吗?

        不说童小雨,她都差点叫起来了。

        唐青婉搞清楚后才一脸抱歉:“不好意思

        啊,甜甜在家里习惯了。”

        不过在家里是从树上往下跳,她嫌爬下来容易弄破衣服,所以每次爬上去后都是跳下来。

        可这毕竟不是在山上,山上土地是软的,上头还没有天花板,唐青婉也不敢想象石夏天万一一头碰到天花板上会怎样。

        蹲下来仔细检查了石夏天的脚,不放心问道:“真不疼啊?这可是水泥地,要是哪里不舒服可别瞒着妈妈,有没有碰到哪里?”

        石夏天大眼滴溜一圈,抬起双脚:“有点疼。”

        唐青婉听了忙脱了袜子仔细查看,还用手在她脚腕小腿等处揉了揉,见她没有任何反应,可能睡饱了,精神头很足,眼睛很有神,而小手不自觉去揉肚子。

        “饿了?”

        石夏天仔细观察,发现唐青婉好像没有太生气,才点点头:“有点饿。”

        唐青婉没好气将袜子塞回她手上:“以后不许这样了,你都吓坏妈妈和阿姨们了。”

        唐青婉等石夏天穿好鞋袜后,牵着她过来同童小雨道歉。

        童小雨看那孩子真一点事没有,而隔壁宿舍听到动静都过来看了,这才回神:“是我见识太少少见多怪了吗?”

        唐青婉少不得要解释一番。

        还不忘喊石夏天去洗手。

        “先看看爸爸在不在门口,跟他说我们没事”

        石夏天欢快地应了,爸爸回来了,肯定买好多好吃的了。

        唐青婉同室友打过招呼也往外走,而宿舍两位室友相互看了眼,文静话少的柳卿音掀开被子翻身从上铺爬下来。

        “看看去?”

        两人此时都挺好奇什么样的男人养出这样一对与众不同的母女。

        先前那男人根本没进宿舍,她们俩又被石夏天吸引住了眼光,根本没想去看男人长什么样。

        原本对于她俩来说,这世间男人都差不多,没什么好奇的。

        两人也不好跑到面前去看,好在宿舍院子挺小的,距离外面不过九、十米的样子,宿舍楼可能是怕雨天涝抬高了离地面半米,她们站在宿舍楼栏杆处很容易穿过院子铁栅栏看清外面情景。

        “瘦高个,看身型还可以。”

        “灯有点暗,看不太清长相,好像不怎么白。”特别是站在唐青婉身边。

        “男人要那么白干嘛,我觉得这样挺好的,看着顺眼。不愧是山里出来的男人,看着就是不一样。”

        柳卿音不解问道:“这跟山里来的有关系吗?”

        她可是见过大批山村里的男人,看得够够的了。只能说一样米养百样人,这一家子怎么看怎么显得非同一般。

        童小雨振振有词道:“那自然是,住在山上的人,更容易吸收天地日月精华啊!”

        “原来上山下乡还有这等好处。”她家本就在城乡接壤的镇上,说是城里吧还有好多人家种地,说是乡下吧镇上也有不少厂子,反正上山下乡没他们镇上人什么事。

        “可拉倒吧,这样的在真正的农村,那绝对是凤毛麟角般存在。”

        说到后面柳卿音也只敢小声嘀咕,曾经她也是抱着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激情昂扬去下乡,那真是流血流汗还流泪的日子,太苦了。

        做知青的苦,具体到每一个知

        青身上,真的不是三言两语能道尽的。

        下乡八年的唐清悠都回城一个多月了,还在一天三顿不落地诉苦。

        当初领导人号召青年垦荒守疆,他们申城三百多名知青踏上开往新疆的列车。

        那时候唐清悠已经听说了一些知青的苦,但是她没想到会那么苦。

        听得最多的还是知青光荣。

        据说知青每月能拿到三十多元的固定工资的,那比唐父唐母工资还高,并且每两年能回家探亲一次,总体而言还是很不错的。

        唐清悠高中毕业,学也上完了,又找不到工作,便打算做点轰轰烈烈的事,当初是抱着豪情壮志踏上列车的,一路高歌,可随着火车转火车,翻山越岭,窗外的风景越发荒凉,歌声也慢慢歇了。

        一路往西行,经过十余天的颠簸总算到了,可满眼荒凉和贫瘠的大漠让他们都傻眼了。

        国家鼓励知青晚婚,可远离申城远离原来的生活,他们只有抱团取暖。

        开始一个月还能发十块钱,后面减成五块,至于回城探亲,头两年没轮到她,后面她同许哲结成夫妻,那几年多次怀孕生孩子最终一次也没能回来。

        好在她家里月月能寄点东西过去,许哲也回去过几次,每次回去都是尽量采购,能买的能带的都带过来了。

        唐清悠不想生孩子的,她自己都养不活,可孩子还是一个个来了。

        唐清悠以为要一辈子扎根边疆时,国家出台了新的政策——申城家中有两名以上知青下乡的,可以回来一个,得知消息时,唐清悠哭了,她终于能回去了。

        如此许哲也不能拦她,她总算回来了。

        许哲却没能回来,唐清悠回到申城时许家已经按着这个政策将许哲弟弟许光弄回来了。

        唐清悠去许家闹过,不是说她对许哲有多少感情,而是许哲不能回来,她三个孩子就得靠她一个养活,她回来又没有工作,就靠那么点补贴根本无济于事。

        像现在她和三个孩子经历千辛万苦回到心心念念的申城,却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她家依然在石库门老屋,虽然相对于宽广的边疆,这房子过于狭小,可这里是心心念念的家。

        她回家了,家却容不下她。

        她下乡前住的独立的房间现在是小叔家堂弟住着,还重新粉刷过,说是做新房用,他年底要娶媳妇;爷爷奶奶那间最大的房间已经住进去一个堂妹了。

        老二现在住的那间房也不小,毕竟原来是她和老三这对双胞胎俩人住的,老三下乡了,可未婚的老二居然生了一个孩子,还住在家里,还是个顶顶金贵的人儿,别说同他们挤一间房里,就是平常她儿子在房外弄出点响动都不行,就怕惊吓到精贵的赵家小公子。

        最多也就唐父唐母房里容得下一个外孙,唐清悠带着两个女儿暂时只能在狭窄的客厅里搭一块床板将就一下。

        这时候听说下乡的老三打电话回来过,唐清悠吓了一跳,她现在不做她想,就等着老二带着孩子嫁到赵家去,将房间匀出来给她们娘几个住,要不等天冷了,她们还住在客厅会冻死的。

        唐清悦听了这个消息,也顿了一下,现在的唐清悠对她来说没有任何威胁,但是老三,只要她还是那张脸,就碍她的眼。

        “是不是因为听说大姐回来了,她不平衡?可大姐那里多苦啊,她该体谅。”

        高玉凤也是今天回娘家听父亲跟她说起寄东西的事才想起月中老头子就来找过她,当时因为老大回来,家里鸡飞狗跳的她顾不上理,后面就忘了。

        “那倒不是,听说是生了孩子,要在乡下结婚,让寄证明材料过去。你姥爷已经处理好了。”

        听了这话,唐清悦才彻底放下心来,在农村结婚了,还生了孩子,那她这辈子基本就定型了,也算是达到了她的预期目标。

        唐清悠想的却是:“那她要是回来,是不是也会拖家带口?我可先说好,老二那间房,要是不给我,我可是不依的,到时候大家就都别想过安生日子。”

        唐清悦不想再看这一屋子人各种算计的嘴脸,放下喝汤的勺子,用手帕擦了擦嘴,轻声同高玉凤道:“妈,我先回房里,回头浩浩被吵醒了,看不到妈妈会害怕。”

        高玉凤也压低声音:“不再吃一点?你都瘦了。”

        “不了,实在吃不下。”

        “那你先回房歇着吧,我会约束东子他们,不让他们吵到你,好好睡一觉,回头妈给你炖点玉米排骨汤。”

        “谢谢妈,您太辛苦了。大姐你也不要心急,等下个月,我让靖远先把浩浩抱回赵家去,最迟两个月,我肯定把房间给你囤出来。”

        原本唐清悦计划孩子满月就抱去赵家,赵家再不喜欢她,这白白胖胖的孙子还能不稀罕?

        可唐清悠带着许明东回来打乱她的计划,赵家还没有松口,唐家必须全心全意在她和她的孩子身上。

        物以稀为贵,孩子也是一样,这个道理唐清悦再明白不过,原本孩子出生时她就可以让赵靖远抱到赵家去,可她非要等一个月,她要让赵家知道,这孩子唐家稀罕,如果赵家不给出个好态度,她完全可以让孩子姓唐。

        可唐清悠回城打乱了她的计划,特别是许明东的到来,她就陷入被动了。

        许明东虽然也不姓唐,可唐清悠并没有嫁到许家去,看样子也不打算嫁到许家去,这许明东的姓随时可能会改,特别是那孩子现在就住在她爸妈房里,她看得出她爸已经动了心思。

        好歹是孙子,希望许家那边不要轻易放手,要不然唐清悠这个长女加上一个姓唐的孙子,唐云升很容易偏心到唐清悠身上去。

        一旦许明东改姓唐,赵家就不用担心浩浩会被留在唐家。

        房间她可以让,但是绝不能是被逼着让出来。

        赵家那里她得加快脚步了,等她嫁到赵家,老大和老三怎样她都无所谓了。

        申大药学院,唐青婉一家三口就着昏黄的路灯在延廊的石墩上开开心心吃了申城的第一顿饭。

        夫妻俩一边吃一边商量着明天要办哪些要紧的事。

        后天就要正式开学了,唐青婉也不清楚这年月大学生每天是不是都排满了课,最好是尽早给石夏天的户籍落实下来,她好尽早入学。

        “我们宿舍夏小雨同学最先过来的,她说有两个同学和我们这情况一样,学校应该会安排处理,明天我先找学校问问。就是住的地方,要不我们先租一个房子吧?”

        “嗯,我今天有留意,最好是租个小院子,但是不能离学校

        太远。实在不行我们买一处房子。”

        学校周边居民楼不多,对外出租的合适的一时还真没看到,学校后面倒是有几套空置的院落,只是荒废得不能住人了,没有租的意义,除非买下来推倒重盖。

        人生地不熟的,石泉生不打算贸贸然行动,他们手上的钱不是很多,每一分都要用在刀刃上。

        “先把手头要紧的事办了,房子的事,等学校下周放假再说。暂时先住招待所吧,总归条件好点。”

        这年月租房也好买房也好,肯定得打理一番才能入住。

        石泉生点了点头只是没出声。

        唐青婉看了一眼便知道对方的想法了:“为什么不说话?你是不是不准备去住招待所,今晚你住哪?打算露宿街头?”

        石泉生没出声自然是因为他说出口的话就得做到。

        他没打算住招待所,花钱是一回事,他现在在申城算是黑户。

        “你不是有介绍信?那个就行的。”

        石泉生知道介绍信可行,但是要到正规国营招待所,要不然晚上可能得不停爬起来应付各种检查,一不小心说不得还被拉去摸排情况,甚至遣返都有可能。

        国营招待所没有这方面困扰,就是相当不便宜,这要是媳妇闺女跟着就罢了,他一个人没必要花那冤枉钱。

        唐青婉气结道:“我看你之前不挺能花的吗?”

        “待会我和甜甜看着你入住再回来。真是的,该花的时候不花,不该花的时候又大手大脚。”

        石泉生看唐青婉好似动气了,这才急忙开口:“大门对面就有招待所,我待会就去订房间,待会就订。”

        石泉生一向言出必行,唐青婉听了稍微放下心来。

        “你不要总是把所有的担子都往自己身上扛,熟话说,夫有千斤担,妻挑五百斤①。

        如果家里只有一你个人劳心劳力,我和甜甜都坐享其成,那我告诉你这个家庭关系是畸形的,是不和谐的。

        我上大学了,能学到更多知识,也了解申城这座城市,而你有能力有眼光,未来我们会过得很好的,在这之前,你也不准再苛待自己。

        如果让你提前来申城,是过那种朝不保夕、露宿街头的日子,我宁愿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备注一文中夫有千斤担,妻挑五百斤


  (https://www.skjwx.cc/a/78282/78282437/11237091.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