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天道酬勤 > 悠悠大公桥(218)

悠悠大公桥(218)


悠悠大公桥(218)

        ▲群众的力量

        那就是一个疯狂的年代。

        据历史资料反映,宜昌地委召开工业会议后,全区掀起了“大办钢铁”的高潮。到1958年8月10日,就已建起土高炉724座,其中214座投入生产。全区各县市共抽调青壮劳力37万组成钢铁大军,9月份增加到56万人,后来居然发展到近65万人。10月1日至3日,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视察宜都松木坪、枝城钢铁厂和鄂西钢铁基地,要求把钢铁生产运动推向新的阶段。

        宜昌其他各县闻风而动,都相应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总指挥长的钢铁生产指挥部,一个比一个表现积极。比如7月14日,远安县委召开“打破神秘观念,大搞钢铁工业”会议,要求当年保证出铁8920吨,为保证完成任务,农村停止生产、机关停止办公、学校停止教学、城镇居民全力以赴的“钢铁争夺战”。在极短的时间内,全区范围内组织起一支千军万马的“钢铁大军”,掀起了以钢铁生产为中心的“大跃进”新高潮。

        以王子才委书记的宜昌市委一直紧跟形势,据当时的报刊报道:为了寻找铁矿,宜昌组织3000余人到宜昌县官庄采矿,为钢铁生产准备原材料;中山路小学在校园里的走道上和一切空闲的土地上,垒砌起近百座鸡窝式的炼铁炉。师生们爬在地上架柴点火烧矿石:“为了让火更旺,用扇子扇,用吹火筒吹,几个人鼓着腮帮子一齐吹。人炼铁,铁炼人,炼铁的烽火燃遍宜昌城”。

        有报道说,1958年的整个宜昌,从工厂到农村,从机关到学校,到处都是悠扬的歌声,群众文化宣传活动十分火热。真正是“千军万马齐出动,人人歌唱总路线;锣鼓喧天震全城,处处欢呼总路线。”如有一次天气很热,市装卸一大队的工人在铁板上捶打钢材,上蒸下烤,热得汗水直流,这时就有工人说出了一首快板:“不怕太阳像火烧,不怕铁板像火烤。为了国家工业化,心里就像凉水浇”。

        1958年,在工农业大跃进新形势的推动下,全市文化活动积极分子扩大近万人。在市委的指示下,组织起市钢铁文艺宣传大队,深入宜昌钢铁厂、官庄矿区、机械厂、运输建筑厂等铁厂,广泛地开展了宣传活动和辅导工作。并带动这些厂矿很快地建立了群众文化组织,开展了文化活动。全市所有的厂矿到处是诗,到处是画,掀起了一个群众性的诗歌高潮。码头工人黄声孝就是在那个高潮中脱颖而出的。

        当年宜昌市委号召“大战十一月”,提前完成本市钢铁任务,为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鼓舞人气,在市钢铁文艺宣传大队的基础上成立了市文化艺术工作团,深入厂矿、工地,就地取材、自编自演,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慰问演出。据统计,他们深入到“三峡工地”、“雾渡河工地”及“郊区人民公社”,为工农群众进行慰问示范演出31场,演出节目52个,其中反映现实生活及当前中心任务的37个,观众达21900人次。也算是文艺真正为工农服务了,

        而那样的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与热情难以忘怀。


  (https://www.skjwx.cc/a/98754/98754103/10058372.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