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天道酬勤 > 宜昌边边(272)

宜昌边边(272)


宜昌边边(272)

        △长航船厂的苏式建筑

        二七二、中。国特se的苏式建筑(上)

        搜索”苏式建筑”,出来的都是苏州园林相关资料,而笔者所知。道的”苏式建筑”是曾经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风靡全国的一种独特建筑,应该被定位于”苏联式建筑”。

        典型的苏联式建筑有两大特点:首先是左右呈中轴对称,平面规矩,中间高两边低,主楼高。耸,回廊宽缓伸展;其次是有”三段式”结构,”三段”指的是檐部、墙身、勒脚三个部分。关于”苏联式建筑”缘起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一种建筑构想。zui早出现在1931年的莫斯科”苏维埃宫”国际设计竞赛上。中选的方案是一座文艺复兴式折衷主。义摩天大楼,庄重,宏伟,高大,方方正正,zui上面有个尖。房间的窗户不大,但里面房间面积和高度都又高又大很惊人。这样的典型建筑有上海展览中。心、北京军事博物馆等,被称为”斯。大。林式建筑”。

        不过那样的建筑主要在公共用途和行政办公的楼堂馆所上,而在工厂、学。校、住宅区以及商业建筑上,更多的却是斯。大。林接。班人提倡的”赫。鲁。晓。夫式建筑”:楼层不超过五层、房间的面积和高度被有意。识的限。制了,主要是砖木结构,而欧。洲建筑必不可少的阳台也被认为奢侈而被取消了,建筑里的一些装饰线条也不见了。为了加快建筑速度和降低建筑成本,甚至在某个阶段里全用同样的建筑图纸。

        在英国记者兼作家哈瑟利(owenhatherley)的《共。产主。义的景观》(lanescapesofmunisum:ahistorythroughbuildings,2015)一书中,他这样写道:

        --什么是”正宗”的苏联式建筑呢?是克里姆林宫墙脚下的红se花岗岩列。宁陵墓;是各苏联阵营国。家首都中。心的庞大广。场;是足以让坦克通。过、能承担大阅兵任务的宽阔大道;是1920年代前。卫的构成主。义实验;是遍布着吊灯和镶嵌的莫斯科地铁;还是几乎圈起每一个东欧城市的边缘,无尽绵延、一模一样的公寓楼。

        他认为:苏联在欧。洲留下了复杂的建筑遗产,它根据自己的形象重建东欧城市。但更重要的是,它建造起了世俗社。会公共空间的基础设施--尤其在今天看来,这意味着,它关注的不是消费主。义,不是资本和企业的利益,而是让劳动者们得到体面又便宜地安置。在欧文·哈瑟利看来,这是一种城市的雄心。而一时间这种简陋、难看但很实用的楼房遍布莫斯科,从东欧到中。国,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时”共。产主。义阵营”的大量人群的住房问题,所以这就是他所欣赏的”真正为人。民而建的宫殿”。

        有建筑评论家指出,苏联式建筑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大行其道,主要是前。苏。联建筑界以批判结构主。义为名,打出了”社。会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的旗号,开始了建筑复古风潮。而在”中苏友好”的国际形势下,我。国除了大量引进苏联设备和先进技术,也开始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广泛借鉴他们的方式。

        有一个自称”看着你从小长大成。人”的前辈生前给笔者兴致勃勃的讲过很多的往事:”当时都是供给制,除了拼命地工作,晚上还得学俄语、学跳交谊舞;参加了工作的姑娘们都把辫子剪了,烫成了苏联式的大。波浪,休息的时候我们穿的都是布拉吉连衣裙。建的房子都是苏式的,连解。放军的服装也是苏式的。”那个被我称为李阿姨的前辈还记得一首宜昌童谣的开头是:”苏联老。大。哥,吃饭吃馍馍”。

        笔者也记得。


  (https://www.skjwx.cc/a/98754/98754103/10058636.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