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天道酬勤 > 宜昌边边(7)

宜昌边边(7)


宜昌边边(7)

        七.神树

        那个美国传道士盖洛离开了北正街的道台衙门,很有兴趣的乘着滑竿在宜昌城里边走边逛。他在《扬子江上的美国人》一书中记载:“以前这座城市的所有业务都是在北门附近办理的,但因为这个地方是作为一个港口开放,后来就已转移到南门去了。然而,贸易似乎不好,许多本土银行正在关闭他们的店门。一位银行家声称,今天一上午就看我有没有什么生意要办理。”

        这个老外应该是乘着那架两人抬的滑竿,在翻译和衙门派出临时充当他的护卫的持枪士兵的陪护下穿过当年还算繁华的宜昌城的。坐在滑竿上的盖洛心里还是很满意的,因为在刚刚的接见中,那个宜昌道台再次确认了为了保障盖洛的安全,他将乘坐一艘当地的兵船出发,除了有一艘红色的保甲船担任保护,还有一名宜昌的官员随船负责各方协调,以保万无一失。盖洛说道:“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一个美国游客将成为乘坐中国兵船旅行的第一人!我真诚地感谢这样的礼遇,并很高兴感受这新奇的事物。”

        “stop(英语:停下)!”盖洛突然大声的叫了起来,两个抬滑竿的轿夫不懂他说的是什么,依然还是以原来的步伐轻快的前进,直到盖洛又叫了一声,随行的翻译也用带有汉口腔调的声音连说了三个“停”字,随行的士兵跟着做了个手势,滑竿才停在了中书街那因为雪化了显得湿漉漉的青石板上。

        跳下滑竿的盖洛迫不及待的走向路边一棵高大而又粗壮的大树,因为已经是冬月,树上的树叶早已凋落,可网状般的枝条仍在午后的阳光下将晴朗的天空分割成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吸引盖洛的不是那突兀出现的那棵足足有十多米高的大树,而是那颗大树的树干和枝丫上挂满的木牌。他当然不认识那些密密麻麻的木牌上写着的“灵”、“有求必应”、“心诚则灵”之类的方块中国字,只是好奇地对中书街上那些围着他这个老外看热闹的宜昌人询问道:“whatisthistree(英语:这是什么树)?”

        翻译很有耐心的听了街边那些看热闹的市民七嘴八舌的解释,还有那个背着枪、跟在后面担任护卫的士兵用各种方言的回答后,才告诉盖洛:这是“神树”,他又用英语说了一遍:“diviree”。

        神树是我国民间传说中一种具有神奇作用的树木。《后汉书·方术传下·解奴辜》指出:“又有神树,人止者輒死,鸟过者必坠。”而唐人李邕在《楚州淮阴县婆罗树碑》中说得更清楚:“巫者占于鬼谋,议者感于神树。”于是,那些相信天上有神仙、地下有阎王,对本土的道教和外来的佛教充满自然崇拜的宜昌人对那棵神树的顶礼膜拜也就显得很正常了。

        有人指出,那棵神树位于宜昌城内,也就是中书街与顾家巷拐弯处(原来的财贸幼儿园、后来的有线电视台)门前,而我的一位很认真的朋友代昊考证出那棵神树应在宜昌城外、宜昌边边当年刚形成的新商埠区。可惜的就是盖洛仅仅只是留下一张黑白照片和一句“宜昌街头的一棵神树”的说明。

        有人充满怀念的指出:“老照片中的这些神树大都早已在历史的风雨中凋零了,称之为宗教信仰也好,封建迷信也罢,这些”神树”见证了百年来宜昌人渴求幸福安康的生活的心愿。”其实不然,就和现在的一些道观寺庙依然香火旺盛、信众众多,每到传统节日和高考之前,总是人潮汹涌一样,神树依然还在宜昌中心城区悄然存在。比如在当年盖洛曾经走过的百年邮电巷的红星路的入口处,路边花坛上一丛高高的灌木枝条上就依然挂着长长短短的祈福用的红布条在顺着巷道吹过来的江风中轻轻摇摆。


  (https://www.skjwx.cc/a/98754/98754103/10058895.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