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客居 > 疯狂尘埃 > 小人吓大人

小人吓大人


  洪伦和萍萍成亲配对对,1十1很快等于3。上苍送子观音十分眷顾洪伦夫妇,“吱溜”一声,一个八斤重的大胖小子已经喜滋滋地投送进他们俩的怀抱。

  洪伦夫妻给儿子取名吴英杰,小名叫英儿。干爹的位子非要让我这个20来岁的毛头小伙子来坐。难不成,你洪伦20岁娶妻生子,连老同学也要一步到位,并驾齐驱吗?天知道,我当干爹,光棍一条,干妈还在天空中哪一朵白云上飘悠着哩。洪伦夫妻的盛邀,看来我是万万不可推辞的,欣然接受才是情深意长,皆大欢喜。

  我和洪伦都是下乡插队的知青,同村不同队。在市里,小学里六年同班同学。中学上初中,同级不同班。我俩的妈妈都在庆丰纱厂工作。她俩从小毛丫头童工做起,几十年的老姐妹,饱经风霜,情同手足。

  我回原藉,老家有奶奶,爸爸和两个妹妹。洪伦回老家,有一个患病卧床的爷爷,生活起居多有不便,孤独凄苦。大孙子来当新农民了,家里顿时有了生趣。可惜,一老一小两个男人,颇有失落感。于是,十八岁的大姑娘萍萍早早地踩着祥云,朝着有缘老吴家徐徐降落下来……

  洪伦郎君,艳福不浅。妻子年轻美貌,健壮能干。儿子白白胖胖,手臂、大腿都像白皙芳香的藕段,水灵胖实。洪伦乐颠颠地估算,他20岁当爹爹,40岁当爷爷,60岁当太爷爷,80岁就要当上“吴家新祖宗”啦!洪伦别自鸣得意,现如今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那!小襁褓里的小英儿还安静地躺在睏桶里。一把屎一把尿的日子长着哩!漫长的哺育岁月的磨砺才能帮助年轻夫妻领悟到什么叫“呕心沥血,含辛茹苦。”

  一天,我揣了两瓶上海炼乳去探望小英儿。小英儿已经来到人世间六七个月了。“啧、啧、啧”,养得真叫棒!萍萍功不可没。洪伦告诉我,他老婆奶水很足哇,胸前常有奶渍水浸润衣衫,湿漉漉的。当时,村上有个约定俗成的规定:奶孩子的妇女在上午、下午干活的中途时间都可以回家奶孩子。规定半小时,算出勤。奶奶孩子,做做家务,一小时、两小时、甚至“赖家”不上工的都有。没人挤兑,工分照记。为啥?大家都有后。今天是你家,明天说不定是自家。

  萍萍奶孩子,一般都是急步快跑,奶水充盈,鼓鼓胀胀,有点难受。抱起睡在睏桶里的小英儿,解开衣襟,要紧把**塞进傲傲待哺的“心头肉的”嘴巴里。“咂叭、咂叭”,“咕嘟、咕嘟”……

  小英儿拼命吮吸,吸得小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子。人世间,婴儿最天然、最美味、最营养的是妈妈甘甜的乳计,远远胜过天宫里诸路神仙享用的玉液琼浆。

  我抱着,逗着小英儿。忽然,发现小英儿的眼睛不大对劲。眯缝呆滞,黑白不匀,总向左边偏斜。洪伦、萍萍,刚才还是“阳光灿烂、蜂飞蝶舞”的快活神情,凝视了儿子一阵子,脸色顿呈灰黯,紧张万分。不好,大事不妙!小英儿眼睛斜视了!在场的三个大人都吓了一大跳,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再反复仔细地观察分辨。“哇……!”年轻妈妈萍萍忍不住大声哭出来。洪伦在一旁,左手握拳敲击右手掌,右手握拳敲击左手掌,边敲边转圈。嘴里一个劲地迸出三个字:“怎么办?怎么办?”我抱着小英儿,对他俩说:“先去大队卫生室,找阿锡瞧瞧。”

  刚跨出大门,就撞见村上闻讯赶来的丁阿婆。丁阿婆颤颤巍巍、心急火燎,就像关心自己的嫡亲孙子一样。她凑近小英儿的脸,摸摸索索、反反复复地查看了小英儿的眼睛后,长舒一口气,吐出三个字:“没啥事。”丁阿婆一生抚养了八九个子女。其中,“斜视”小孩有两个。好端端的小小人怎么会斜视?原因如同一辙。

  苏南农村,房间“人”字型屋顶上南面都开设长方形的“天窗”。通过玻璃,给房间输送光明。刚出生的小孩一般都会安排在房间内,睡在睏桶里。一个小宝宝静悄悄,不会吵,不会闹。呆上一两个小时,等待干活的妈妈来抱抱,来喂喂。

  小宝宝眼晴嫩,喜追光,盯住不放。“天窗”外的阳光射进房间,形成一束光柱,很强烈刺眼。小宝宝裸眼盯着……今天,明天,天天,视线角度不变,很快形成“斜视眼”。

  萍萍为什么被吓得放声大哭?他很实际,很敏感。小英儿长大了,如果是个“斜视眼”的话,人生自信心差了,找工作讨老婆难了。这种挥之不去的心病和隐痛将陪伴儿子终生。你说,当父母的心里会好受吗?

  丁阿婆说“没啥事”,她肯定成竹在胸,有十足把握。因为她曾有的两个“斜视眼”子女经她手轻轻地一拨弄,果然个个“黑白匀称、目视正方”了——

  萍萍照着丁阿婆的“独家秘方”,把小英儿的睏桶从房间西头挪到房间东头,其他一切照旧。真是简单又简单。

  十天,半月过去了,小英儿向左斜视的现象悄无声息地消失了。一切与正常小孩的眼睛一样,黑白分明,转动灵活,目不斜视,又圆又大。丁阿婆“治斜玄机”,就是利用宝宝小眼睛喜欢“追光”的特点,来个换方向,“反追光”。不显山,不露水。来得快,去得快。神了!

  丁阿婆关照萍萍,平时给小英儿睏桶旁边斜支个养蚕用的大圆匾。又遮光通气,又安全保暖。给小宝宝创造一个更惬意更温馨的“安乐窝”。

  小英儿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地健康成长。妈妈萍萍却忧愁烦恼起来。

  原来,洪伦夫妇外面干活出色,家庭生产也不赖。三岁小英儿稚嫩的小手,已经会去抚摸出生不久的妹妹的脸蛋了。

  家里三代五人。洪伦夫妇上有老,下有小,门外门里都忙得像打急了拼命转的陀螺,天天宛若“双抢”大忙。无奈,小英儿寄养去邻村一个王阿婆家里。

  王阿婆男人死得早,她与儿子相依为命。儿子在公社农中当老师,农忙才回家。平时,有腿疾的王阿婆不下地干农活,在家饲养五只拉毛兔和两只剪毛胡羊。每天,上野地割青草是她的“必修主课”。

  那时候,农村“学龄前儿童”都是随便扔东扔西的。光着屁股,拖着鼻涕,满村满巷跑。反正都是熟人熟地,丢不了。小孩子像散养的野鸡野鸭,无人管束。到点,奔家吃饭、睡觉。

  小英儿爷爷奶奶都在城里工作,还有一个小叔子和小姑妈也在城里生活。老人家惦记家乡的老爹爹和大儿子洪伦一家子,时不时地给乡下“输点血”,增强些经济生活实力。

  讲妥了,每个月给王阿婆寄养费5元。小英儿的瓜果、糕点、玩具、服装、鞋帽由爸妈另给。

  小英儿寄养王阿婆家已有半年了,一切都好好的。秋去冬来,小英儿戴上了“虎头帽”,穿上了“虎头鞋”。精精神神,暖暖乎乎。

  一天上午九十点钟,王阿婆去河边刷马桶。小英儿像跟屁虫似的,一步不拉。王阿婆叮嘱小英儿站在河岸上别乱跑。她顺着石条走下去刷马桶。小英儿在岸坡上拣小瓦片,小石子朝着水面掷去。“扑通、扑通”,随着声响可以看到飞溅的水花和荡漾着扩散开来的一圈圈水纹。小英儿亲手创造了大自然的奇妙,看着,叫着,惊喜快乐,忘情得意……小英儿脚下踩在岸边上,身体打晃,站立不稳,像个圆球滚落河中。

  王阿婆被“扑通”一声巨响惊呆了,马桶刷子随手甩到半天高。她很快反应过来,出大事了,小英儿掉进河里了!这声巨响如同晴天霹雳,炸得老人家六神无主。跺脚拍手,大声呼救:“快来救人那!快来救人那!”那时节,小英儿已经穿上棉袄棉裤,还不可能一下子沉入河底。吓懵了的小英儿求生的本能,手脚乱蹬乱舞。平时温柔平静的河水,此时此刻翻脸无情,汹涌着,戏弄着,企图吞噬掉这条脆弱无助的小生命。情况万分危急!王阿婆在声嘶力竭地喊叫,小英儿被冻得开始意识模糊,小嘴巴不由自主地在大口吞水,小身体渐渐下沉。

  不幸之中有万幸。村上有五个精壮男人去街镇供销社挑化肥,共十袋。每袋五十斤。刚挑回队里,准备入库。听到救命声,扔下扁担,循声奔去,几个人同时跳入河中……

  小英儿救上来了。眼睛紧闭,嘴唇发紫,小手紧握,浑身滴着凉水,没有了生命气息。

  王阿婆急疯了,不顾一切地跺着脚,仰天哀嚎:“老天爷啊,你开开恩吧,把小英儿救活,让我替他去死吧!”眼泪,鼻涕溚溚滴,在场的村民无不为之动容。

  别哭了,快抢救小英儿!抢救溺水小孩的最原始、最有效办法是立即把小孩倒背在大人腰背上。施救者双手往后上肩,抓紧小孩双脚,让小孩“倒栽葱”,头朝下。马上不停地跑,村东头奔到村西头,村西头奔到村东头。一边奔跑,一边躬腰猛烈抖动。小孩身子被抖动一下,在场人的心也强烈抖动一下。旁边贴身跟跑着一个帮扶的人。一边跑,一边用手使劲地拍打两下孩子的小屁股,刺激他的神筋和身体……-直要到把浊水全部从口腔里倒流出来。不能停,不能歇。救命比救天底下任何东西都重要。何况是一条初到人世间的幼小生命啊!刻不容缓,万分火急!众人的心都被揪到嗓子眼上。无数双焦急的眼晴,紧盯着奔跑的全力以赴的生命拯救使者。

  王阿婆双膝脆地,频频磕头,嘴里喃喃念词,乞求菩萨保佑。

  短暂却又漫长的等待和煎熬,终于逢凶化吉。小英儿苏醒过来了。王阿婆继续磕头如捣蒜,“咚、咚、咚”。哪顾得上疼痛,只想着把活蹦乱跳的小英儿完好无缺地交还给他的父母亲。

  小英儿溺水濒临夭折,抢救及时,去鬼门关撞了一下,复又还阳。这突如其来的惊吓,王阿婆已经被吓掉半条老命,再也不敢照看人家小孩子了。别说五元“黄鱼头”,就是十元“大团结”,都无福消受了。消息不胫而走。洪伦和萍萍,爷爷奶奶,公公婆婆,包括我久乐都被吓得“三魂丢掉二魂半。”

  小英儿安然无恙,领回家了,整天和妹妹相依相伴。嬉笑声,哭闹声,声声慰藉和温暖年轻夫妻的心房。萍萍仿佛一只老母鸡,张开翅膀,把一双宝贝疙瘩紧紧呵护在身旁。田里农活做不成了,挂钩公社副业办公室编织草帘子,能挣多少算多少。带带孩子,开开夜工,无风无浪无惊吓。

  这真是:小人吓大人,大人吓煞人;稚子英才成,父母恩情深。


  (https://www.skjwx.cc/a/24476/24476085/642123225.html)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www.skjwx.cc 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m2.skjwx.cc